第六十二章 古墓 爆炸塌方 数具尸体(1/2)
作者:倾覆
火势减弱说明墓穴内部的空气压力在减小,其中的原理跟农村广泛使用的沼气池相同,长期封闭的墓穴内部的空气压力远大于外部。长沙马王堆1号墓是比较著名的火坑墓之一,当时喷出的可燃气体压力很大,能将浇灌进去的水反溅出来,点燃之后喷出的火苗高达半米多,马王堆1号墓喷出的火苗一直燃烧了三天三夜,而宋徽宗陵墓的火苗烧了十天才见减弱,由此可见此处地下陵墓的规模。
张克明当然知道火势减弱意味着什么,他马上对着对讲机说道:“我们马上就到。”之后,他对柳月和唐风说道:“去看看吧。”
三个人来到位于梯形挖掘面外沿处的深坑,通过张克明的介绍,唐风大致的了解到了发现这个盗洞的过程,在挖掘开始的第三天,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竖直朝下的深井,这口井很深,很久都挖不见底,于是,考古人员调来大型机械,这一挖下去就挖到了150米的深处,就形成了唐风眼前的这个大坑。
唐风在看过原始横向深坑的直径之后肯定的说道:“这应该是民国以后进行的大规模、有组织的官盗,使用的挖掘工具和方式都不是古代的方式,普通民盗不可能如此的明目张胆。”
这种盗洞的挖掘方式跟传统盗洞的挖掘方式不同,它是先竖直朝下深挖,再进行横向挖掘。在横向挖掘的时候,为了防止塌方,盗墓者借鉴了煤矿工人挖煤时木方支撑的办法,采用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防止积沙墓。
积沙墓俗称流沙墓,也是盗.墓者最为头疼和害怕的墓冢类型。流沙墓在回填的时候使用的不是生土,而是炒干的细沙,当沙子积埋到一定位置和厚度后,再以泥土覆埋,并将四周夯实筑牢。流沙墓对盗墓者的杀伤力非常大,一旦挖破,细沙就会像水一样灌入盗洞让盗墓者活活窒息死亡。对付流沙墓,盗墓者在使用木方支撑的同时会使用竹木板遮挡上面的流沙。
大坑底部面向皇陵的一面土墙.上,几条幽蓝无烟的火苗正在有气无力的向外喷冒,柳月说道:“别看现在的火苗很短,看上去绵软无力,最开始的时候,向外喷出的火苗有两米多长。”
张克明说道:“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先烧尽可燃气体再说。”
唐风问张克明道:“既然宋徽宗的皇陵以前就被挖.掘过,可燃气体应该已经释放过才对,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呢?”
张克明说道:“我估计当时的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发生过意外,导致整个盗洞出现了小面积的坍塌,至于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继续进行挖掘就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是因为时局出现重大的变故。”
唐风觉得张克明的推断非常合理,这次挖掘形.成了一个深150米直径3米的大井,如此大规模的挖掘工程需要大量的人手,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有人丧命是肯定的。在损失大量人手之后,盗墓者居然就这样随意掩埋井口之后一走了之了,这其中肯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
张克明接着说.道:“在变故发生之后,盗墓者并没有放弃盗墓,而是将井口掩埋起来,说明他们准备以后继续,结果,他们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
唐风呵呵一笑,说道:“我怎么觉得这是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盗墓呢?估计后来就直接去了台湾,没机会回来了。”
张克明说道:“也只有这么理解,这个横向盗洞挖到这里的时候就出现了大面积的坍塌,之后便有可燃气体溢出,说明这个盗洞的坍塌并不是很严重,里面都是空的。”
唐风说道:“张教授,您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盗墓者在进行挖掘的时候采用了明火照明,在墓穴打开之后发生了小规模爆炸,因为爆炸引起的塌方堵塞了洞口,可燃气体才没有被完全释放。”
“有这种可能。”张克明说道:“不管怎么样,没有被盗取过就是好事,说考古源自于盗墓,真的一点不假。想想就觉得可笑,自从事考古工作的那一天开始,我一直就在跟着盗墓者的脚步走,这么多年以来,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没有盗洞的墓葬。”
不管是考古工作者还是盗墓者,最令他们丧气的事情莫过于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打开墓葬一看,早就被人光顾过了。唐风想起他们家老头说过的一段往事,他爷爷的爷爷在打开一处墓葬的时候,里面的财物已经被洗劫一空,地上只留下一把铜斧,鸡肋也是肉,他就把铜斧拿回家了。几年后,他认识了另一个盗墓家族的盗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