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免费阅读!

第三节 南洋风烟(1/2)

作者:清宵好梦

    第八章

    第二帝国

    第三节

    南洋风烟

    西洋的小国,说好听是个国家。说难听,很多都是大的部落。强点的如暹罗之类,已经有严格的官府机构。象丁家奴和彭亨,在都城这一级还好说些,那里有些人能称之为官称之为贵族,地方这一级根本就是部落和村落,要渗透非常的容易。

    他们也没有严格的国境线的概念,往往是以哪座山为界,哪片林子为界,哪条河为界。龙城的军队进驻到柔佛的时候,丁家奴、彭亨和满剌加一点都不知道。

    在他们的都城,来自龙城官方和商业协会的代表已经开始展开攻势了,要求开放边境,开放码头,降低税款。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三个国家早早就已经商量好了,他们把柔佛国丢在了一边。他们把柔佛国放一边有他们的理由,在他们眼里,柔佛国与龙城相接,这些年得了不少龙城的好处,相对亲近龙城。所以。把柔佛排除在外更好,反而能起到团结统一打击龙城的效果。

    三国对龙城提出的要求自然是拒绝,而且高调宣布废除最初达成的种种协议,比如在境内的探矿权,直接买卖土地的权利等,三国又统一提高了对龙城产品的税收。

    “翅膀硬了?真不知是谁给他们的胆。”王动指着桌上的军报对陈泽说道。

    “这不正合了经天的心思了,郑帅怕是在笑了,吴将军,吕将军这下可以磨刀了。”

    “能不打是最好,打也要尽量少死人。”王动的意思。

    “还是打下好,手上的士兵很多都没经历过阵仗,前段不是在非洲就是在澳洲,打的都是拿木棒的生番。”刘鹰说道。

    “志法的方案不错,就那么先办吧。多拉克那边要稳住,爪哇的兵也先别动,可以把渤泥国的兵调些过来。”

    郑政的方案是他与陈机一起提出来的,先是经济上的封锁。所有龙城的物产和经由龙城往这三国的货物全都不得发往这三国,来自榜葛拉和暹罗方面的渠道也要全都堵死,时间是三个月。三个月里调兵十万与国境线,然后两支舰队完全封闭三国海面。三国境内的唐人尽量撤离,不愿撤回到龙城的,也要撤入最近的几处大明朝的唐城。要完全做出一付随时发生战争的样子,迫其就范。

    从苏门达腊往渤泥国去的时候,王动翻看来自澳洲的坻报,有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澳洲野兔丰富,矿区不缺少肉食”。

    去澳洲搞开发,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矿产资源这一片。也有人带了些牛羊过去,数目不多。不知什么人带了兔子过去,也不知是放生还是兔子逃跑了,在野外繁殖成了野兔。三四年里,弄的到处是野兔的洞。当里食肉动物不多,只有袋狼。也没有成群的鹰和狐狸野狗之类,兔子一下成了灾。

    好处是吃兔子肉不成问题,兔子皮也收了不少。坏处是什么,只有王动知道,本想移民女真人或是蒙古人到澳洲放牧的话,兔子成灾可不是好事,这会与牛羊争抢牧场。

    王动吩咐人下去在多拉克岛设个点去收兔子皮,陈泽等都觉得好笑,堂堂的王大人还去管这事,王动哭笑不得。他们不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呀,讲也讲不清楚。

    王动比郑和晚一天到占城,他一上岸就郑和召了去。原来龙城的事传到了郑和耳朵里,他自然清楚龙城真正的老大是谁。

    “静之,龙城国王或可为之,皇上意在北蒙而非西洋。”这是郑和的态度。

    “日本国屡犯大明国土,皇上还不是封赏有加。丘彦诚这人也是看的准。”王动说道。是呀倭寇那么厉害,永乐还封了一个日本国王出去。龙城这么老实的上表进贡,封个国王不过分吧。

    真正的历史,丘彦诚这人最后因为受排挤而留在了大明朝,死在了大明朝,根本没有回那个旧港去,更不用说有龙城这么一个地方。

    “龙城置国,渤泥国呢,这次可是有人过来报,渤泥国大一统了。爪哇也是陈言,爪哇海到处是龙城的兵,苏禄国也是抱怨,苏禄国南边也插着龙城的旗。”郑和看来什么都知道,这种事瞒不了多久。

    “渤泥国国王可是皇上任命的,苏禄海以南都是生番。”王动这么一说,郑和就笑了,很显然都是王动策划的。

    “诸多唐城如何安置。礼部可是有案可稽的,虽说远隔千里,不易掌握,可是于外番,这些唐城可都是铁板钉钉的大明朝藩属。”郑和问道。

    “舅父是先走了一步,此次北京宫殿被击,皇上差点罢了西洋的差事。下一回什么时候下西洋,可没个定数了。”

    王动的意思很清楚,除了郑和等人知道国外的情况,国内别人基本上都是一抹黑。更多的人根本不在意西洋东洋这些国家,臣服如何,反了如何,根本没人去理。

    郑和听了王动这些话发了会呆。没错。他也好,王景弘也好,虽然都是内府太监级的人物,可比起海寿之流,他们都太过清高了,根本无意于权力斗争。

    “皇上置东厂于内府,节制锦衣卫。纪纲是命不长了,可这东厂厂公谁来坐却是个事。”王动又在刺激郑和。

    “唉。”郑和心里最烦这些事,内府的这些太监,郑和除了下西洋这几位太监以外,就只有时常出使西域的侯显还能说上话,别人特别是那批从安南和朝鲜过来的太监,大家都不是一路人。

    两人也说不出什么东西,最后郑和告诉王动,他到占城后接到军报,交趾境内烽火不断,虽然没有大的叛军,可小股数百上千的作乱的不少,交趾总兵官头大的很,不知如何是好,正要求朝庭增兵。

    “如此说来,假以时日,交趾还是会独立出去。”王动感叹。

    每个王朝在走向鼎盛之后。就开始衰败。朱元璋的大明朝是开始,朱棣走到了顶头,之后仁宣之治时间太短。朱棣耗尽了大明朝的余力,仁宗宣宗安抚的时间又短了些,大明朝还是没能缓过来,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太监祸国故事。

    听了王动的话,郑和发了一会呆。郑和比王动更了解当今太子,朱棣更象他老子朱元璋,当初他哥早死的太子朱标为人宽厚,现在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同样也是个厚道人。当初朱元璋看好孙子朱允文,如今朱棣也是看好自己的孙子。

    只要朱棣在。大明朝是不会把交趾作乱的这些宵小放在眼里的,而且朱棣会不惜一切的镇压平定交趾的叛乱。若到了太子即位之后,那就难说了。

    “安抚,还是要安抚。黄相倒是个贤相,只可些中官太过。。。”

    郑和本人也是个太监,所以他话只说了一半。

    交趾的祸事一半要怪中官马琪,这位镇守太监在交趾刮地皮刮的太厉害了。交趾地方上最高的行政长官是黄福,这人到了交趾之后真的是在德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安南人也服他。

    “朝庭每年在交趾扔下的钱粮太多了,蒙古战事一开,朝庭哪有精力再战交趾。”王动说道,“不管是鞑靼也好,瓦剌也好,朝庭大兵一到,他们便退,官兵一走,他们又来。每年兴师动众,所费颇巨,甥婿可是听说,斩杀并没有庭报上说的那么多,战果也没有朝庭夸的那么大。”

    “噢!”郑和也知道这事。

    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征,出动了几十万人,只抓了十几个人回来。永乐十二年第二次北征,三十万人杀过去,也只是杀了对方数百人。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