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天下》免费阅读!

第二卷南方 第四十九章 巡视(1/2)

作者:淡墨青衫

    南京、芜湖、九江、湖南各地的明军已经接到了诏命)t勤王,一起讨伐曾志国的时候。江南四府的大地上,却是正忙着收取原本在几个月前就应该开始征收的夏税。

    曾志国又一次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就在大明朝廷已经剥夺了他所有的名义,并且明确表示要讨伐他的时候,眼看战云密布,他却把所有的非主力团的战兵和辅兵全部撒开布置,各府县都派驻了大军,再用招募、纳降、调用等诸多办法,把原本人手紧缺的军管司又扩充了起来。

    现在距离他每个县布置上千人文法吏的目标当然还有极大的差距,不过,在富裕和人口众多的大县,已经距离这个目标很近了。

    江阴就是这样的大县,富庶而且人品众多。在这一次的叛乱中,江阴军分部是很少的没有失陷的军部之一,军部分守使薛琣展现出了难得的守备防御能力,在胸口铁甲上佩带的勋章又多了一块,同时,还受到了三转功勋的嘉奖。他原本就是从六品的飞骑尉,这一下又加了三转,一下子就成了视正五品的上骑都尉,这真的算是青云直上了。

    在平乱之后,参军部和军管司批准了薛琣把变乱中那些坚持到底的江阴无赖少年充入军管司的呈文,这一下,江阴分部实力算是保存了几分,十一月底,曾志国大笔一挥,又给江阴分部调集了可以编成三个三百人队整整九百来人的吏员,其中还有不少是投降的士绅,江阴本地的就有两成左右,这一下,江阴分部的人手超过千人,就算是松江分署也没有这么许多人手。

    可怜薛琣以前只干过代把总,手底下四十来号兄弟,这已经是他统领人手的极限了。到了江阴,也就是百来号人罢了。现在一下子来了千多人,这一下薛琣分守可是完全没有了着落。

    光是安顿住处,安排柴薪皂隶,伙夫,马夫,这一通乱,便已经使薛分守的头发也白了几根。

    上阵打仗他倒是内行,不过,让他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地方官已经是极其为难他了。况且,曾帅要求的还不是普通的官吏,而是秦汉之际那样的把地方政务法制水利农桑赋税都抓在手中的亲民官,文法吏!

    乱了三四天光景,也只是把新来的人手安顿下来,然后分别按照吏员的等级,指任上官,各自熟愁,薛琣愁眉深锁,看这光景,各人之间熟悉还得几天时间,然后再分别到各镇、乡、村去上任,再熟悉地方,掌握好各地士绅大田主和百姓的土地收入,然后按比例来收取赋税……估计最少还得忙半个月左右。然后,再把收上来的碎银集中在一起,接着再送到镇江军管司的银库里,一切手续交割完毕,才算了了这桩差使。

    而运银途中的开销,火耗,力钱,等等诸如此类的事,还真够薛琣喝上一壶的。这其中关节很多,大明的地方官吏凭着火耗等开销就能大捞一笔。现在既然是薛琣作主,那么他当然希望可以杜绝其中的弊病,不过,他手中有经验的老吏太少,而且此辈奸滑无比,当着铡刀都敢贪污,明初时,太祖皇帝捉着贪官污吏就是剥皮,仍然是止不住官吏贪污,连朱元璋那样的逆天强者都在哀叹,他想不通,为什么贪官污吏越杀越多,杀不胜杀。

    其实最简单不过。银钱过手。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监管不到。有了机会可以拿。便是神仙也会动心。

    薛琣不是神仙。不过他地名下已经有了六转功劳地三百亩田。划给地地方也由得他自己选择。以当时地物价来算。一两银子折合后世人民币约等值于六百六到八百之间。一亩良田在江南地方。总得值十两或更高。而一石大米也就是三百七十多斤地粮食。才值银五分。牛肉每斤一钱五分。五斤重地大鲤鱼才值一钱银子。一只上好地土鸡。四分银子。白布四匹值银八钱。五把工部督造地铁锨。值银二钱五分。

    他地田地。折合银价已经是好几千两银子。换成各种必须地物资。已经吃喝不尽。每年出产。江南田地每年两熟。一亩田地一年收入四石粮食。折银二两。与佃农平分之后。薛琣地三百亩地可以年收入三百多两白银。

    除了留下吃地。他可以天天大鱼大肉。还可以购买宅院。买丫头。买管家。当时物价。一幢上等地三正两偏格局地房屋值四五十两银子。带院子小花园地小型宅院也就一二百银子。一个十几岁正当年地健康丫鬟。六两银子。

    现在天下大乱。流民众多。怕是给口吃地。就会有人愿意投充效力。

    薛琣很满意。薛琣很满足。一个贫家子弟。投军十来年了。有时不拿刀砍老百姓就连口饱饭也混不上。现在腿脚不便。残疾了。若是换了还在淮扬镇时地老例。随便给他一石老米。半两银子。就打发他滚蛋。至于他地生死。他回家后地活路。那自然是没有人去理会地。

    现在跟着曾帅,胸前的勋章记录了他老兵的荣耀,六转的勋位可以让他与知府抗礼,而三百亩田地的赏赐就算以后他退职没有俸禄,也可以让他衣食无忧并且传诸子孙,世代不绝。

    有了这么许多的好处,再加上军中同袍之间的兄弟情义,再加上曾帅对他的赏识与看重,这样还不竭尽心力办事,再从中捞取好处的话,那真的是猪狗不如了。

    可以说,天雄军中转到各部各司的老兵,其中与薛琣情形相同的不在少数,虽然有人境遇稍差一些,不过只要是因战伤至残退休的,最少也有三转的功劳在身,不论是荣誉还是实际的好处都是足够了,与薛琣一般想法的,自然也是绝大多数。

    天雄军上下一体,全军亲如兄弟的气氛,总算是被曾志国作养了出来。军中兄弟,很多人来自一个地方,甚至有不少同村的。前一阵子,军籍司特别把大家的籍贯都弄的清清楚楚,有干犯军法的,不但要军法处置,

    将来知会犯人的同乡和原籍。

    大帅已经有令,方阵对敌时,队列不准乱,有后退的,最先退的一律吊死路旁,而且要在身上挂着籍贯姓名的木牌,一想到这一点,就算是再胆小怯战,再刁滑疲玩之辈,也视此事为奇耻大辱,绝不敢犯。

    除了对战场军纪的要求,军法部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十人队,军中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任是做的再隐秘,当事者也不敢担保可以瞒过军法部的探子。

    更何况,除了军法部外,还有军情部庞大而令人恐怖的间谍网。除了对外侦察情报,军情部也负责侦察内部是否有将领与士兵心怀不轨,这个部门与内卫部和军法部,三部一体,各有侧重,不过绝对织成了一张严密的大网,任何心怀不轨者,都要在犯事前仔细考虑一下,是否能逃过这三部设下的天罗地网!

    如此种种,自然也就是薛琣一类的各地分守军官尽忠职守的动力之所在。现在的薛琣,不要说贪污,就算是他的军部有人稍稍浪费公帑,他都会异常的愤怒。而跟随军部的军法官自然也会毫不留情的处置这些犯法的官吏和军人。

    天雄军治下,现在只有军法,没有民法。一切军民人等,都在军法治下,一旦干犯军法,绝无宽贷。

    薛琣这里一天恨不得当两天用,正忙的没奈何,镇江那里却有公文下来,道是新任的军管司主管要过来巡查。

    变乱之后,军管司还在参军部之下,不过,军情司分出去之后,参军部又经历了一次改革。

    与军情部不同,参军部剩下的几个部门已经全部是文职官吏,最多负有地方治安的责任,军情司参用军职是因为职能偏向于武职,而参军部在分出军情司成立新部后,已经没有必要。

    而曾志国此时的恶趣味发作,把参军部的老大张广仁的官职改成了两千石参军部部丞,部中设三名一千石的主薄,是为张广仁的副手,然后各司的主管,便是八百石。

    这自然是年俸,而且曾志国声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只能领到一半的俸禄,欠积的,以后财政条件宽裕的时候再补。不过,在当时天雄军的经济条件与控制的地盘来说,再比较大明太祖当年定下的官俸标准,这自然是高官厚禄了。

    每司的主管,也称为丞,副手可以自己征辟,有六百石的主薄,然后是五百石到一百石的各曹主管。

    薛琣除了自己的勋田外,也是六百石的官员,这个俸禄,在汉时已经是州刺史一类或是太守府邸高级佐僚的俸禄了。

    听说上头要派人来,薛琣和任何一个一方主管一样都不大欢迎。他暗中滴咕着,也不知道这一次派来的军管司丞是什么人,如果是从军中转职的老弟兄,那自然是好,不过,如果是部丞张广仁派来的正经的文管,那可未免能合得来。

    不过,该来的总归要来,这一天薛琣正忙的脚不沾地,城门附近已经有亭父派的求盗前来报告,从镇江来的新任司丞已经带了大队人马,赶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