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天下》免费阅读!

第八十一章 前夜(1/2)

作者:淡墨青衫

    天雄军的大战略就是在曾志国方寸之间决定的。

    与左比,芜湖的黄得功一镇与京营兵要好对付的多。

    论起战力,当然是黄镇比左营强的多,论起忠义之心,也是黄得功远远超过左营上下。不过,曾志国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决定先击破黄得功一镇和京营,在南京方向寻取突破。

    以江南来说,不论是镇江还是苏州都不适合做为抵抗建奴的大本营。这个大本营放眼东南,放眼全国,只有南京最合适,也只能是南京!

    狂澜之下,天降大任于南京!

    原本,按着大明成祖皇帝的规划,地处燕地的北京将负有抵御胡尘的重任。在北京之西是天下雄关,一面临水,三面环山,和宁远一起,雄关劲兵成为北京的一道屏障,关宁防线,如果不是吴三桂打开关门,建奴绝无可能正面叩关而入。

    绝无可能!

    北京北面,则是防线。建奴也好,北虏也罢,想入寇京师,都得从蓟镇防线通过,而蓟镇防线则是建立在大山与长城协同的防线之上,无数的敌楼锋火台和险峻的大山构建成了无可潜越的边防重镇。

    至于京师,古之燕国国都,幽州,中国之人失去它长达四百多年才又收回,大明成祖将国都迁至于此,定下以天子守国门的策略,二百多年,以京师制九边重镇,哪怕是也先兵临城下明也是稳若磐石,皆是此国策之功。

    现在却是说得了,京师已经丢失,放眼天下,能在战略上影响大势,然后推动国运,转变国运的有南京这座六朝古都金陵形胜之地了。

    这就是曾志国早就盘算好的计。除了他自己之外,在一开始决断之时,甚至连吕承志和张广仁这样的心腹也不知道他的打算。而在曾志国后来向他们说出自己的打算之时,这些心腹们也是竭力反对。

    毕竟。让出江南战略纵深。把原有地地盘全部拱手让人至连镇江也不守。国门大开。地盘尽失样地话。天雄军原本地地盘和势力等于全部白费了功夫去经营。如果失了大势。以曾志国得罪了整个大明文官阶层和在江南士绅百姓心目中地形象再把这个地盘拿回来。~~~~却是难了。

    曾国却不以为然。究竟是存人失地。夺回失地。还是人地两失?放眼整个江南。不论是在地形或城防上。仓储物资有天下郡望上。不论是苏松还是常镇至是杭州、长沙、九江、武昌、襄阳。又或是广州桂林、昆明。把当时地天下重镇挨个过一遍看看北地名城。唯一在战略层面上。战术层面上。经济、文化、地理人文和天下民心士气上能与北京相抗衡地。也唯有南京了。

    南京。保而守之。拖过弘光二年到三年这一段关键地时间。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屯甲士和粮草于坚城之内。坐待人心时局变化。这。是唯一自保和翻转大局地希望所在!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皆在方寸之间。大约说地就是这么一种情形了。

    与拥有几十万人和骄兵悍将地左营相比。额兵三万地黄得功无来说更好对付。虽然黄得功向来忠义。不过他地忠义也成为更好对付地弱点。对朝廷地调度黄得功一定会言听计从。等黄得功一来。南京侧翼唯一一支忠于明朝。而且还有相当战斗力地部队也就没有了。

    只要让敌人大势运成。然后信心爆涨。接着天雄军挑逗邀击。在南京城下把黄得功一镇击跨。这一路地威胁就彻底消失。接着。就是和左营周旋地事了。

    先并不会弃守镇江沿线,扼住长江对岸扬州一带建奴的喉咙,使其不能轻易渡江,这样的话,大局上天雄军就游刃有余,轻松的多了。

    “对不起了,黄帅。虽然你秉持忠义之心,是难得的豪杰好汉子,不过也只能对不起了。”

    曾志国对黄得功当然没有真正的故主之情,不过,当清兵南下之时,江北四镇高杰先死,余镇皆降,然后左营降,京营降,文武操江降,杭州降,湖北江西降,当此之时,汉人之中能有一个黄得功力战不降,不肯辱没自己的先人,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曾志国认为不管如何,对黄得功这样的人应该保有一点尊重才是。

    “不过到了战场上,我也并不会因此而心软。”

    黄得功所部的实力曾志国清楚的很,虽然黄得功在四镇中以忠义闻名,虽然黄得功在四镇将领中以武艺高强闻名,虽然黄得功在四镇中以胆大敢战闻名……虽然是这样,黄镇所部的实力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