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色》免费阅读!

第五十一章 序幕(2)(2/2)

作者:笑破天

手了几次,互有胜负,各自损失了数千人。

    在进入六月后,双方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相互间采取了防守的姿态,暗中积蓄力量,开始了漫长的对峙。

    一时间,东西两线都陷入了可怕的沉寂中,相对于秩序井然、对峙双方“秋毫无犯”的东线,西线的治安显得相当糟糕:由于西路军在一路上在占领区内实行了烧杀抢的政策,使得百姓们的极大的恐慌,为了生存,为了躲避战火,他们拖儿带女,背井离乡,沦为了难民,占领区内逐渐人烟凋零,十室九空。

    孙有德不断派出部队进入占领区对西路军进行骚扰,小规模的零星战斗几乎每天都有,作为报复,吴世杰也向江陵府内派出了队伍……

    与此同时,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战事后,吃了大亏的方大勇和齐衡终于反应了过来,抽调兵力予以反击,使得双方的战事处于了胶着状态:李化龙和方大勇对峙于寿州,汪有道和齐衡僵持于江州。

    晴朗的天空下,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硝烟弥漫,为了击败对方,对战双方调兵遣将,大肆募兵,拼命扩充力量。

    面对遍及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这场大战,大唐的朝廷和各地方节度使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显而易见,这场诡异的冲突绝对不是孤单的突发事件,它极可能是李化龙、汪有道和赵汉预先密谋的一场争夺地盘的战争。

    六大藩镇依靠着长江水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百姓富裕,是大唐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如今他们打了起来,朝廷不得不出面干预,希望调停这场波及广阔、影响深远的战争,可惜均被交战双方拒绝。

    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六大藩镇的战争潜力巨大。在战况尚未明朗前,周边的节度使们不敢轻举妄动,避免过早地陷入战争的泥潭,他们隔岸观火,私下里接触交战方,盘算着如何才能在这场混战中攥取最大的利益,等到交战双方两败俱伤时就是他们出手的最佳时机。

    六月中旬,石子镇镇内人头攒动,声音嘈杂,俨然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无数小贩聚集在这里叫卖、交易。不少穿着军装的军人跟摊主讨价还价,购买着所需要的物品。

    伴随着战争的爆发,汉水的水路运输已经中断,由于东线一直处于平静状态,因此,治安良好的石子镇逐渐成为了商人们交易的场所。东线的局势非常的怪异,虽然已经开战,但是处于交战区域的百姓们却丝毫没有感受到战争的存在,他们依旧如往常一样的生活和劳作。

    石子镇和郢州城之间的十里之地成为了一个的缓冲区,交战双方好像已经形成了一个默契,都没有越过缓冲区作些挑衅的举动。郢州城在经历了最初十几天的闭城警戒后,重新开放了城门,允许百姓们和商人进出,冲淡了战争的惨烈色彩,大大缓解了郢州城内的紧张氛围。

    石子镇内,川流不息的人流中不时走过一队队戴着白色头盔,左肩上挂着一个写着“军法”二字、黒底红字肩牌的巡逻队,这是李少天为了维护军纪而特意成立的军法队,由刘小龙担任军法队队长,拥有着对东路军军官和士兵的监察大权。

    进入石子镇后,虽然李少天严申过军纪,甚至下达了一道闻名后世的七杀令――抢劫者杀、**者杀、违令者杀、擅退者杀、扰乱军心者杀、中饱私囊者杀、滥杀者杀,但松散惯了的随州镇兵却置若罔闻,连续犯下了抢劫、**等案件,使得他大为恼火,这才将自己的卫队改为了军法队,授命刘小龙严抓违纪事件,凡是涉案者,一律严惩不怠。

    在李少天看来,一支军纪败坏的部队只能打顺风仗,一旦遇上逆风仗就会土崩瓦解。尤其严重的是,如果任由随州镇兵败坏下去,势必影响到天杀军的军心和士气。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为了严肃军纪,李少天率先拿随州镇兵的游击将军赵良开刀。赵良是赵汉的远房堂弟,授命留守石川县县城,负责石川县的治安和物资的中转。这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肥差,使得赵良不仅受尽了城内富商大户的巴结,更是在暗地里捞了不少油水。

    赵良的日子原本过得潇洒惬意,不幸的是他犯下了一件在外人看起来“微不足道”而使得李少天勃然大怒的“小事”:也许是精虫上头,赵良在一次赴宴时看中了一名在街头随父母卖菜的十五岁俊俏少女,于是让人将其掳入了府内。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