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西》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之西

第十章 朋友的背叛(2/2)

作者:梅溪小童

了大量对手。

    第三,骄傲自满,薄情寡义。他不听在当时的文化界有着崇高声望的孔子的八世孙、并且还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冒着生命危险将儒家典籍保存下来的孔鲋的正确意见,还用轻蔑的语气说“不劳您费心了!”;将少时答应过“苟富贵,无相忘”的佣耕伙伴杀死;封杀死自己最早战友吴广的凶手为官。这些对朋友无情的做法让人不敢亲近,不尊重人才的态度也对他的声誉造成巨大损害,导致很多能人都不想来投靠他,他手下的人也不亲附他。所以他招纳不到人才。

    在群雄并起的当时,大部分人都承认陈胜为名义上的共主,其他王的设立都要得到陈胜名义上的承认才有合法性,不管这种承认是否勉强。陈胜称的是“王”或者说是作为盟主的楚“王”,并非是称位于王之上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这和元末明初时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不可同日而语。废除诸侯国的秦朝建立并不久,当时很多人都有复国情结,并不排斥天下有多个诸侯王。此外,他称王也并未导致秦军特别针对他的主动进攻。因此,很多人认为是陈胜失败主因的“早称王”并非是陈胜失败的主要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出反抗统治者大旗的领导人物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他们死了,但他们给秦朝大地带来的起义火种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起了熊熊大火,并最终烧毁了秦帝国这座大厦。几乎所有在陈胜起义之后起义的秦末起义军都打着响应陈王的旗号。

    后来陈胜原来的内侍吕臣带领他组织起来的苍头军进攻陈地,收复陈地后杀了庄贾,重又以陈地为楚都。可耻的叛徒得到了可耻的下场。

    吕臣后来将陈胜葬在刘邦曾经流亡过的砀县(芒砀山),谥号为“隐王”。

    秦军再次进攻陈县,吕臣军又被打败逃走了。

    被陈胜派去打南阳,攻武关的宋留本来已经攻占了南阳,听到陈王死了,南阳又丢了。后来宋留投降了秦军,秦二世将他车裂(五马分尸)示众。

    而自立为王的始作俑者赵国的武臣、张耳、陈馀再一次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他们外派的李良已经平定了常山,赵王又派他去夺取太原。李良在太原受阻,并收到了秦将伪造的秦二世的招降书信。李良并没有相信秦军,他率军返回邯郸,请求增援兵力。在途中遇赵王武臣的姐姐外出饮宴归来,他向武臣的姐姐行礼后,醉酒的赵王姐姐没有向他回礼,他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进而勃然大怒,因为已经得到秦朝的书信,认为已有退路,竟派人追上去杀掉了武臣的姐姐,并趁势率军袭击邯郸。邯郸守兵毫无察觉,李良最终杀掉了赵王武臣和左丞相邵骚。张耳、陈馀在赵国根基深厚,耳目众多,他们及时获得了李良反水的消息,因此得以脱逃。

    张耳、陈馀逃跑后收集散卒,又得到了数万人,随即回头去攻打李良。李良兵败而逃,归降了秦将章邯。

    赵王死了,张耳、陈馀却并不敢称王,他们又找到了一个叫赵歇的原赵国之后立为赵王,驻居信都(今河北省邢台县)。

    陈胜死后,魏国的周市已经无所顾忌,他没有继续去攻打秦朝,反而一心想扩大地盘,将矛头对准了其他起义军。首先他看中的就是沛县和丰邑,找上的就是刘邦。

    他派人对守卫丰邑的雍齿说:“丰曾是魏的临时都城,今日魏地已收复了数十城。雍将军如能归顺于魏,魏就封你为侯,继续镇守丰地;若不归顺,我们就将丰邑屠城。”

    雍齿本来就有点看不起刘邦,不愿居于刘邦之下,以前不如他的人突然成了他的领导,他怎么想都不舒服。并且他又想起了他和刘邦共同的朋友王陵,他就没有依附刘邦,哪怕像雍齿那样像征性的服从都没有。此时,王陵也已经在南阳(河南南阳)聚集了党羽几千人,另立山头。

    因为这些原因,魏国周市招降时,雍齿就顺势归顺了魏,接受魏国的封赏,反过来为魏国守卫丰邑了。

    等刘邦到达丰时,他的家乡已经不属于他了,他的朋友也已经不再是他的朋友了,甚至连丰邑的城门都进不了。他一怒之下就攻打丰邑,想要将属于他的家乡夺回来,但他失败了,没有将丰攻下来。

    他只好带领人马回到沛县。

    这件事对刘邦的影响非常大,人生最痛苦的事之一莫过于朋友的背叛。从此以后,刘邦一辈子都对雍齿与丰县子弟的背叛耿耿于怀。

    一个月之后的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正月,一个消息传到了刘邦这里:早在陈胜占领陈县不久就在淮北举事的秦嘉和东阳人宁君等人闻听陈胜兵败,便拥立一个叫“景驹”的人为楚王,领兵前往方与,打算在定陶攻击秦军,驻扎在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的微山湖)。刘邦听说了这个消息,正愁陈胜一死就找不到领导,魏国周市胡作非为也没人管了,就赶紧带领人马去投奔景驹。

    这一去,刘邦得到的却不仅仅是一个领导。

    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张良。

    就是那个汉初传奇人物张良。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