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西》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之西

第十二章 项羽(2/2)

作者:梅溪小童

。项籍看着秦始皇的庞大的巡游队伍,说道:“我可以将他取而代之!”(“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梁连忙捂住他的嘴,说:“别胡说,被人听到了会灭族啊!”从此,项梁更认为项羽有奇志。

    “彼可取而代也”这话真是简单粗暴!从这话里,可以看出项羽的自信、豪气及远大的志向。

    还记得刘邦看到同样的情形说的那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史记》)吗?

    刘邦、项羽两个人说的话都含有想改变现状,取得天下从而享受无尚荣光之意。

    刘邦出自草根,充满羡慕和向往的话语表明了他平和的性格、希望成为大人物从而获得别人尊重的**,他后来一直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努力,并做到了能屈能伸。同时,他深深地了解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赞美对一个人尤其是草根出身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在中国,权力崇拜的思想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要想让一个人获得尊重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官做,从古到今,莫不如此。刘邦在他自己夺取江山的过程中频繁地抓住并利用了人特别是有才能的人的这一心理,让“人人都可出彩”,从而让自己获得巨大的成功。

    而项羽豪气干云的话显示了他的自信和魄力,这是一个心高气傲的性情中人才说得出来的话,说明了他为人豪爽直接,不会委屈求全。他的话语之中也夹杂着一丝粗暴和仇恨,项羽出身于楚官贵族,身负国耻家仇,复国思想一直存在于他的灵魂深处,所以,他对灭亡楚国的秦始皇怀着深深的恨意。

    这两句话表明了刘邦和项羽性格迥异,这些性格特征在他们以后对事对人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展露无遗,不同的性格,注定他们会做出不同的事,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所谓“性格决定成败”。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也就是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之后的两个月后,消息传到会稽,会稽郡代理郡守殷通多半是怕别人跟风起义也会把他杀了,心中不免打鼓,他一向认为地头蛇项梁贤能,就召他去讨论这件事。

    一个计划在项梁心中谋划形成了。

    项梁对郡守说:“大江以西的地方都反了,这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先下手就能制服别人,后动就会被别人制服(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喜欢用的“先发制人”这一战略名称实源于此。

    殷通听后叹了口气,说道:“听说先生是楚将世家之后,举大事只有靠足下了!”

    项梁说:“吴地有一个奇士叫桓楚,逃亡在湖泽之中,人们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说完后,项梁就走到外面,嘱咐项羽拿着剑在外面等候,如此这般,见机行事。

    项梁再次进屋,对郡守说:“请召见项籍,让他去召唤桓楚。”

    殷通不知是计,就把项羽叫进来了,项梁向项羽使了个眼色,大喝一声:“动手!”只见项羽飞快地将剑拔出,手起刀落,一下就砍掉了郡守的头。可怜殷通稀里糊涂就做了刀下之鬼。

    项梁为起义将视他为朋友的郡守毫不犹豫地杀了,并且杀的过程干脆利落,没有任何顾虑。

    郡守左右随从见状,都惊慌失措,项羽一不做,二不休,乘势继续砍杀了百十来人,无人能挡。结果满衙门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发抖,没有谁敢站起来。

    这是项羽第一次展现他高超的武力,数百人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项梁手提着殷通的头,腰挂着郡守的印。召集以前熟悉的所有官吏,照例又是一番动员讲话,讲明这样做是要起大事,前景光明,少不了开出“王侯将相”的空头支票,自然无人敢唱反调。

    于是项梁、项羽派人征集下属各县壮丁,得到愿意跟随他们的精兵八千。这八千人是项梁、项羽的最初班底,也是他们最铁的班底,更是他们感情最深的班底,称“江东八千子弟”。

    此时,项伯也已经从下邳来到会稽跟随项梁、项羽起义。为什么项伯会找到他们呢?因为他也是项羽的叔父,同为是项氏家族成员。

    接下来项梁自任为会稽将军,项籍担任他的副将。再任命吴中的一些人担任校尉、军候、司马等职位。有一个人未被任用,自己去跟项梁讨要说法。这时项梁以前的地下考察工作发挥作用了,对他说:“前些时候某某死了,让你去办某件事,没能办成,因此不任用你。”众人听了都暗暗佩服项梁的明察秋毫,更加服从他们叔侄俩了。这件事可见项梁心思之细密,为起义准备时间之久。

    项梁的残忍、果断、老成,项羽超群的武艺在他们的起义之初就已经展露锋芒。

    剑锋已出,无人可挡!

    这一年,项羽仅仅24岁。

    这一年,刘邦、项羽这两个秦末的历史主角都崭露头角,他们将在历史舞台上碰撞出缤纷多彩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精彩火花。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