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西》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之西

第十九章 投降(2/2)

作者:梅溪小童

话,更是不知所措,再加上项羽大敌当前,自己毫无胜算,不禁一筹莫展。

    这时,章邯接到了一封信,是一封劝降信。这信是陈馀给写他的,难得陈馀先生打渔时还记挂着替天行道的灭秦大计,在这封信的字里行间,确实体现了陈馀做为一个名士的水平。

    他先举两个秦国功臣的例子说明为秦做事,有功的人都不得好死:白起是秦国的大将,他率军南征楚国的都城,北伐使赵国赵括的大军投降,攻城夺地,不可胜数,最终却被赐死。蒙恬是秦国的大将,他北逐匈奴,开拓榆中之地几千里,最后在阳周被斩杀。

    再分析原因: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功绩太多,秦国不想给他们封赏,就趁机找借口诛杀了他们。

    接着联系实际,分析章邯的处境:如今您任秦将已经三年了,所伤亡损失的兵力也以十万计,而诸侯国仍蜂拥而起,不但没有被镇压,反而越来越多。赵高一向喜欢阿谀奉承,现在情势紧急,他也害怕自己的慌言被揭穿而被二世杀掉,所以就会想找借口杀您,让你做替死鬼,借此搪塞自己的罪责,然后派人替代您。您领兵在外的时间颇久,朝廷内有很多仇人会陷害您,所以您有功也要被杀,无功也要被杀。况且上天要灭亡秦朝,这是无论愚蠢还是聪慧的人都明白的事情。而今您在朝廷内不能直言规劝,在外又将成亡国的将军,难道不是很可悲吗?

    最后指出他的出路,顺带来个反问句:您何不倒戈与各诸侯军联合,约定共同攻秦,瓜分秦朝的土地而称王,那样就可以面向南称孤呀!这与自身遭斩杀,妻儿被杀戮相比,哪一个结局更好呢?

    这是一部篇很好的说理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陈馀的信让章邯更加狐疑不决,最后他决定作两手准备,在备战的同时,悄悄派人去敌方阵营谈判。当然他当不会去找打渔的陈馀谈,他找的是项羽。

    他暗地里派遣一个名叫始成的官员出使到项羽军中,说明想要签订和约的意思,并开展谈判。在和约还未达成时,项羽成功运用了边打边谈,以战促降的方针。

    他派蒲将军领兵昼夜兼行地渡过漳水三户津(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到达在漳水南面,进攻秦军,并取得胜利。随后,项羽又亲自统领全军在邺城(河南安阳市北郊)以西的汙水之上进攻秦军,再次大败秦兵。

    章邯连吃两败仗,撑不住了,于是再次派人求见项羽,想订立和约,也就是无条件投降,希望项羽别再打了,放条生路。

    而项羽这时由于几个月的连续作战,军粮也已经不足,召集军官们商议之后,一致同意接受章邯的投降。

    项羽便与章邯约定在洹水南面的殷墟(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上会晤,订立投降条约后,章邯就率领他的二十万秦军全部投降了项羽。

    在投降之后,章邯进见项羽,流着泪向他诉说赵高的所作所为。项羽有一个特点,他很容易轻信和原谅别人,可能是由于他太年轻的缘故,而这个特点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在章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忏悔和表忠心之后,项羽很快就原谅了这个杀死他叔父的仇人,并且立章邯为雍王,将他安顿在楚军中。同时,命秦军长史司马欣任上将,率领投降的秦军作为楚军的先头部队。

    项羽自己还未正式称王,却可以封别人为王,这说明在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心中,他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王。

    至此,从秦二世三年年初开始历时将近十个月(秦时以农历十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的楚军救赵战役全部结束,史称“钜鹿之战”。

    钜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而项羽在此战斩宋义、破王离、俘章邯等精彩表现既确定了他在各路起义军中当之无愧的领袖地位,也令无数后人对其充满了欣赏与景仰。

    此战,后人为赞美项羽,写下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千古名句。

    项羽在钜鹿取得的胜利,最大的受益者却不是他,而是和他在楚国一同出发向西挺进的刘邦同志。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