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种标准,人人都可能在这种标准的基础上继续改进,或者开拓思路在此基础上发明新的东西。
这才是徐世杨最喜欢的趋势,夯实科学基础远比一两项新发明更重要——反正帝国现在已经无敌了,有没有那些新发明并不重要。
话又说回来,只要基础足够厚实,将来各种新发明必然会有一个井喷阶段。
这也是徐世杨不断投资基础教育的原因——先让孩子们把基础的数学、语文等课程学好,之后又有他们发挥的空间,谁敢说他们将来不会出个牛顿?
回到戴梓这边,徐世杨还给了他第四项好处:
他直接授予戴梓男爵身份,让他昂首阔步踏入贵族行列!
现在,帝国的贵族只是个荣誉称号,但这个荣誉已经足以让许多人感到眼红了。
而且,这是第一个直接因改进技术而获得爵位的例子,世人将会从中看懂帝国对技术人员的重视,也有可能引领将来社会风气——当社会精英无法依靠四书五经来实现阶级跨越的时候,徐世杨又给他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大家都去研究更实用的技术或者投身理工科去吧!
徐世杨甚至打算,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拜访几位数学家,把他们的地位同样提高起来,让人们看到帝国对数学等理工科基础的重视程度。
当然,这都是接下来的工作,拿戴梓先树立一个榜样后,徐世杨离开甘省,继续他的行程。
在这里,我们还是继续说一说目前内阁对帝国各方面实力的统计情况:
军事方面,除了戴梓步枪之外,预备役和民兵还有其他一些民间枪匠自行改造的玩意,什么双管的击发枪,以发射霰弹为主的大口径步枪等等。
这些玩意似乎都是根据民兵所在的地区特化出来的,比如双管枪面对熊、虎之类凶猛的大型动物,有迅速射击第二发的机会,容错率较高。
而大口径霰弹枪对付大群小目标非常好用——比如野鸭群、各种鸟群等,一打可以打一片,子弹威力也刚刚合适,不至于把小猎物轰碎。
当然,更多的民兵武器还是直接购买或者退役老兵带走的军用武器。
火枪方面,标准1、2、3型以及从未成为制式装备的鸟枪都有不少,甚至较为落后的1、2型装备量都高于3型。原因是前两者子弹可以自造,而3型的火帽必须从国营武器店购买。
经过调查,帝国的三百八十万预备役和民兵中,火枪装备量是两百万支,其中标准2型燧发枪60万、1型火绳枪40万、3型击发枪40万、鸟枪30万,另外30万是手枪。
考虑到民间有很多一个人装备多支枪的情况,帝国预备役和民兵中,仍有二百三十万人没有枪!
这主要是因为江南地区新组建的地方民兵火枪缺口很大的缘故。
再考虑到今后外蕃势力将会被允许装备落后两个档次的火枪(鸟枪和1型火绳枪),和正规军的换装问题,就算没有战争,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帝国的火枪市场也能带来非常雄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