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点上袁绍的智商还不至于那么低。
那么用几句话来概括袁绍的前期作为。
袁绍这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原本是作为新世纪的揭幕人走上台前的。然而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由于他的引狼入室,不但把士族地主阶级的时代推迟了半个世纪,还让自己和众多的人变成了军阀。
这一点我们都是心知肚明的。
后来,袁绍为了捞取更大的政治利益。也是为了把他上次引狼入室的错误做法来弥补过来。于是,袁绍联合了堂弟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等关东诸侯。举旗声讨董卓。因为袁绍的威望在各路诸侯中最高。所以大家推荐袁绍为总瓢把子。带着弟兄们去消灭董卓这个老贼。
也就是说,袁绍作为军阀里面声望最高的一位。他自然就成为了范董联军的盟主。
袁绍充当盟主以后,代价也不低。董卓得知后,直接导致了他的叔父太傅袁隗举家被杀。反而间接提高了袁绍的同情分。
后来联军讨董失败以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袁绍也回到了渤海。这时,袁绍虽然有了立身之地。但渤海一郡显然不能满足袁绍的胃口。如果袁绍不能扩大生产规模,早晚被人吃掉。因为渤海郡是冀州辖地。所以袁绍的第一个短期目标就是夺取韩馥麾下的冀州。
袁绍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手下人才太少了。不过这对袁绍来说显然不是问题。因为袁绍出身高贵,礼贤下士。再加上各界痛惜德高望重的袁隗太尉。为了报答老袁家的旧情各地豪杰蜂拥来投袁绍。袁绍的帐下很快地挤满了泪流满面的袁家旧吏。这时的袁绍有枪有人,腰杆自然也硬了起来。
不过战争是冷血无情的。袁绍真要和韩馥拼刀子。未必有绝对的胜算。袁绍的运气也够好的。正在袁绍挖空心思夺取冀州的时候。盘踞在幽州的公孙瓒突然南下进入冀州,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准备私吞冀州。
韩馥这时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彷徨无措,袁绍于是就敏锐地发现了这次机会。派谋士荀谌(荀彧的胞弟)来游说韩馥献出冀州。荀谌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给韩馥分析了利害得失。果然说动了韩馥。于是袁绍不费一枪一箭。就轻易地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黄金。
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根据地。袁绍可以说是困龙入海了。套用了一句名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袁绍这时候也知道要做成大事。身边没有智囊是不行的,袁绍帐下也汇集了当时的顶级智囊沮授,田丰,逢纪等人。这些人的智力资源,足够支撑袁绍扩大生产规模的。
在袁绍后来放弃“奉天子已令不臣”。的战略不久,曹操就听从荀彧的建议。抢先下手。一举控制了朝廷。
那袁绍是怎样放弃“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呢?
其实,早在沮授的时候。就向袁绍提出过“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并且要早于荀彧向曹操提出的同等战略,如果袁绍能提前下手。请到汉献帝这尊金像,那曹操就会非常被动了。袁绍这时也是举棋不定。袁绍优柔寡断的性格很快就暴露了出来。随后谋士郭图再向袁绍建议奉迎汉天子的时候,因为袁绍不喜欢汉献帝刘协。怕刘协到时候不好伺候,就放弃了这个战略。
当曹操迎奉天子回到许都之后。这个消息传到了河北袁绍的耳中,这时袁绍突然回过味儿了。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了。
这时,袁绍想尝试着让曹操把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还给他,曹操当然没有这么蠢,拒绝了袁绍。
这时,袁绍要论各方面的实力。袁绍都远远强于曹操。就硬件来说,袁绍这时手控冀,青,并,幽四州。兵马数十万。要论软件,智谋之臣,熊媲之士,济济帐下,绝不比曹操手下那班精英差。史称“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主将。”
袁绍能战胜曹操的概率,也要大大强于对手。
在曹袁决战前,袁绍也是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曹操。可是事实确实开了一个玩笑。那袁绍是怎样一点一点输给曹操呢?请关注下面的内容:官渡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