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人世间

第四十八章 茶马互市(2/2)

作者:牛的草原

店,老三迁往河北的韩家石桥。我是韩家老大的后人。”

    韩伊斯玛仪感慨地说道:“我光知道永乐三十三年(即1436年),尕勒莽的后代韩贵大人因为征战有功,被大明朝廷授予副千户的官职,调赴河西的凉州守卫边防。没有想到山东、河南、河北也有我们撒鲁尔人的亲人啊!”

    韩伯克叹了一口气说道:“大明建立以后,汉人本身就拥有深厚的行政管理经验和十分完善的财经税收体系,所以不必像蒙古人那样依赖回回人的才能,也不再需要阿拉伯和伊朗文字了。回回人虽然在政治舞台上不乏官员,但是,就其职位高低、官员人数和社会作用而言,根本无法与大元时期的兴旺相比较了。回回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实在是一落千丈,仅仅成为了一支最重要的商业大军。”

    韩伊斯玛仪又问道:“回回人和我们撒鲁尔人有什么区别?”

    韩伯克有点腼腆的回答道:“你们撒鲁尔人保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回回人是以前说自己语言现在改说汉语的各民族的混合体。不过,回回人的人口还在不断地增加中呢。”。

    韩伊斯玛仪问道:“为什么呢?”

    韩伯克说道:“因为来到大明的外国人很多。为了处理四方来朝的外国贵宾,朝廷特地设立了蒙古、女直(女真)、西番(西藏)、西天(印度)、回回(中亚和西亚)、百夷(傣族)、高昌(维兀尔)、缅甸、八百(泰国清迈地区部落)等许多的学馆,专门配置了翻译,通译各国的语言文字。

    这其中来自外国的回回人也不少。

    来自阿拉伯、伊朗和西域的回回人就不必说了。

    南洋占城(今天越南中南部)的回教徒、马来亚的回教徒因为躲避战乱迁居到了琼州府(今天海南岛),成为了大明的回回人。

    永乐年间,苏禄(今天菲律宾南部)东王来大明访问,回国途中在山东的德州不幸病逝。他的家人和侍从便留在德州守坟,成为了德州北营的回回人。

    另外,大元时期的啰哩回回(即吉普赛人)、绿睛回回(即阿速人,今天奥塞梯人)、勿术回回或蓝帽回回(即犹太人)也逐步融入到回回人和汉人中了。”

    韩伊斯玛仪笑着说道:“看来我们撒鲁尔人是最坚守自己传统的民族了。”

    韩伯克说道:“对。不过,河州东山的撒尔塔人和隆务的保安人也没有被融合呢。”

    韩伯克不愧是为官一方的官员,对河州地区的人文情况了如指掌。

    韩伊斯玛仪因为要组织各种货物进行交易,每年还要搜罗马匹向朝廷缴纳,所以经常奔波于草原牧区和城镇之间,但是,他从来好没有去过保安人居住的地方。

    一次,韩伊斯玛仪带了几个随从从积石出发,一路向西来到了气候宜人、地处隆务河中游的隆务。

    隆务地区在大汉、大唐时期先是西羌、吐谷浑和吐蕃的属地,后来又经历了唐兀(西夏)、辽国和金国的统治。

    1227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军队渡过黄河,攻打积石州,连破洮州(今甘肃省临潭)、河州等地。

    当时,吐蕃在这些地方拥有强大的势力。

    蒙古人占领这里以后分别派遭军队驻守,留在这一带的军队中有很多探马赤军,其中大量是从花剌子模签发的包括撒尔塔人在内的信仰回教的各种色目人。

    1247年,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噶坚赞和蒙古太子阔端在凉州会面以后,蒙古军队与吐蕃的往来随之频繁。从此,隆务一带成为兵家过往的交通要道,也成为沟通内地与西域、吐蕃的贸易据点。

    忽必烈统一全国以后,随着战争的逐渐减少,将探马赤军编入民籍,就地驻扎屯垦,允许他们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他们原本以驻军垦牧的形式居住在隆务河的两岸,戍守隆务寺城,警卫铁城山。保安营的人居住在下庄(又称撒尔塔)、尕撒尔一带,一部分操练兵务,一部分从事农耕、畜牧或工匠、经商。

    大明王朝建立以后,朝廷在隆务地方设置了保安站和保安堡。

    万历年间,朝廷又在隆务地方设置了保安营,并扩建为保安城,隶属河州卫,置都指挥,管辖隆务地方12个以吐蕃人和土人居民为主的大部落。

    后来,朝廷不断地从各地调来大批回回和汉人军士屯田戍边,发展和扩大了保安营。保安地区的民族成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以色目人后裔为基础,回回人、蒙古人、吐蕃人、汉人等相邻共处,联姻结亲。

    由于相同的信仰(回教)、相同的语言(保安语),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自称为保安人。周围的土人和吐蕃人称他们为回回。朝廷和官方称他们为保安回、番回。

    隆务地方形成了多民族大杂居、各个民族小聚居的四个寨子,仍旧隶属河州卫。其中,保安人主要聚居在隆务河畔的保安城、下庄和尕撒尔,时称保安三庄。保安城内有100余家保安人,城外的四个屯子大约有1000余户保安人。

    保安人早期的衣着服饰与蒙古人的十分相似。这是因为他们最早与蒙古人相邻而居,接受了蒙古人的着装习惯。

    后期,他们又受到吐蕃人和土人的影响,服饰开始发生了变化。男女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则脚穿绣花鞋,服饰色彩比较鲜艳。

    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蒙古语、达翰尔语等有同属关系,与撒尔塔语也比较接近。

    韩伊斯玛仪达到隆务以后,首先前去拜访保安人的头人雷斯。他道了一声色兰,表明自己的信仰和保安人的一样,然后给他们送上茶叶、冰糖等礼物。

    雷斯听到韩伊斯玛仪向自己道了色兰,知道他和自己是同一个教门的人,便放下了心,也回了色兰,然后安排下人宰羊宰鸡,端上草原上醇香的奶茶和金黄诱人的油香饼,请远方的客人品尝。

    韩伊斯玛仪和雷斯一边喝茶,一边用撒尔塔语和保安语商谈购买牲畜等事宜。

    这一趟隆务之行,韩伊斯玛仪和伙计们赶回来了100匹骏马,还拉回来几马车牛皮和羊毛,收获颇丰。

    最让韩伊斯玛仪高兴的事情是他娶回来一位保安女子,做了自己的四太太。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