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官家心里,什么最重要?(1/2)
作者:吾谁与归
赵桓从来没有小觑过守旧派的力量,就连自己最忠诚的仆人赵英,都选择了守旧。
自己反复叮嘱了他不让盯着重臣,但是他还是按照既定的历史习惯,来完成自己的职能。
“我们现在的军粮大概能持续到明年的三月份。”赵英笑着回答道。
经过了最初的惊讶之后,赵英反而脸色非常轻松的说道:“现在不同于官家当初了。”
“官家当初御驾亲征河东路时候,朝中局势云诡波谲,谁都不知道大宋的未来到底在何方,甚至连太原城能不能守得住,都是一个问题。当时人心思动,所有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所以当初八门进京的事,大家都是一种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事情不落到自己头上之前,一个个都是缩头乌龟。”
赵英脸上的笑容,让赵桓的心中安定了不少。
他也是乍一听,有人要搞事,就想到了当初的八门进京之事,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逼上了绝路的八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是这件事在赵桓心口上留下的伤疤,可不是那么简单。
“到底是什么人?”赵桓疑惑的问道。
赵桓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从来不喜欢强权压人。
就连孔端友这种除了读书一无是处之人,宇文虚中都把办孔端友的铁证都做好了,就等着官家下手。
可是盛怒之下的赵桓,依旧忍到了过完年之后,才彻底查清楚所有的案情,开始了一波清晰。
“现在还不清楚,山海关的守将刘善说沧州、津口、燕京的军粮已经迟缓了数日迟迟不见到山海关。”赵英将札子放在了赵桓的面前。
数日?
赵桓打开札子看了半天,缓缓的合上了札子说道:“宇文相公和李太宰的札子给朕找出来。”
宇文虚中的札子上,还是一副表面平和的模样,说是梅雨季节江南船队出海不便,延缓几日,不是大问题。
而李纲的札子,是一封很简单的问安札子,并没有提到粮草延缓之事。
“他们这两本札子言无实处。”赵桓将札子仍在桌子上,皱着眉头看着桌上的三本札子。
难道李纲和宇文虚中野掺和到其中了吗?
赵桓眉头紧蹙,打开了大皇帝系统,外臣之中,李纲对赵桓的个人忠诚度已经位居榜首高达93点,90点的忠诚度是可为皇帝赴汤蹈火。
而宇文虚中也是92点紧随其后,这个在金国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的皇城司监事,现在对赵桓有点个人崇拜的味道。
谁惹了官家,宇文虚中会动用自己的力量,对忤逆或者触怒了官家的大臣,进行构陷。
赵桓始终不认为这样的个人崇拜有利于大宋,所以当初才流放孔端友,而不是借坡下驴的杀了孔端友。
之后一大票的90分以上的官员,滚动条翻了好几页,都找不到对皇帝忠诚度低于70点之人。
70点是一个很高很高的分数,虽然对政令有些不解,但是会严格的执行政令那种。
赵桓翻了半天,也想不出是谁在搞自己。
“朕已经仁至义尽了。”赵桓靠在躺椅上,手里把玩着一个羊毛线球,逗弄着阿宝。
赵桓总觉的自己这只白额大虫,算是彻底养成了猫,每天都是懒洋洋的,现在天气热,他就待在赵桓身边一动都懒得动。
因为这里有赵英准备的冰鉴,这地方最凉快。
“吃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再吃下去,胖的就走不动路了。”赵桓看着阿宝碗里的肉,仔细的查阅了一下粮草。
赵英说的半年的粮草,省着点吃的话,差不多能支撑赵桓手下这些人吃上一年有余。
而且现在关外也不是不产粮,熬一年大家都紧紧腰带,日子也能过下去。
“嗷!”阿宝不满的看了赵桓一眼,大脑袋在赵英身上蹭了蹭,继续吃着碗里的熟肉。
赵桓不给阿宝吃生肉,它也不喜欢那个味道。
“到底是谁,这胆子也忒大了!”赵桓看着巨大的堪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