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挥刀开弓寻常事 造纸印书圣贤功(2/2)
作者:三湖老周
纸也是你所制?”
王衡点了点头。
王叡则是拿起了一本书,当然,他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书,他看过的书都是一卷卷的竹简,而这本书则是印刷的线装书。王叡看了一眼封面,神情顿时凝重起来,原来封面上端端正正写着两个隶书大字--春秋。
王叡带着一种急切,翻开了书页,翻看了几页之后,他的神情转为了惊喜,他抬头对王衡道:“这是我们家藏的邹氏《春秋》?”
王衡道:“正是。”
王叡又问道:“这是用毛笔抄出来的?那这功夫可就费大了,这里面的字一个个端端正正,字体个个都是一模一样,连个错字都没有,这部书不得抄一个月?”
郑宁听得好奇,又拿起一部书,这是一本易经,是王家珍藏的梁邱《易》,这部书的用纸正是跟她最开始拿起的那叠纸的纸质一样,纸质洁白光滑,一点也不洇墨,上面的字每个大概两三分大小,都是端正的隶书写成,让人看得非常清晰,更出奇的是,就像王叡所说,每个字都是一般大小,绝无错字,这让郑宁不由得啧啧称奇。
王衡笑道:“这书可不是抄出来的,是印出来的。”
王叡奇道:“印?”
王衡于是将印刷的原理粗略的向父亲说了一下,王叡听了之后叹道:“叔平,你之前制酒,虽获利甚巨,可是这次创出这印刷之术,才是真正的功在千秋啊!就凭此术,你便可以青史留名了!本朝文教将大兴矣!”
说完之后,王叡又翻看了一下其它的几本书,然后将这几本书递给了席间的其他人,让他们传阅。
王蔷、王婧、王垚和其他几人早已听见王衡和王叡、郑宁的对话,又看见了那些洁白的纸和书,早已是心痒难搔,只不过他们顾忌着礼节,谁都不敢出声,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个时候,王叡将书递给了他们,他们连忙接过书翻阅起来。
良久之后,王蔷、王婧看向了王衡,她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王垚赞叹道:“叔平创此印刷之术,功绩可比圣人也!”
其他几人也是出言附和。
众人对王衡的评价一点也不夸张,这个年代,书籍是多么宝贵,他们是最清楚不过了。
这个时代的书籍都是抄在一根根竹简上面,然后用牛皮绳将竹简串起来,且不说抄写有多么困难,就说这书简的笨重就让人不胜其烦,哪怕是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经》,也许都需要抄写数十斤重的竹简,堆在地上都是一大堆。
为了尽量减少竹简的数量,古人行文都要尽量精简,字用得越少越好,这也就产生了区别于白话文的文言文,用尽量少的字表示尽量丰富的信息,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会因为用字太省,加上断句不准确,会产生一些歧义,导致了无休无止的争论,浪费了很多精力,今文派与古文派的分歧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且无论怎么节省,一部书使用的竹简也是太多了。
古代形容一个人学问大,说他“学富五车”,现代人看到了,也许会觉得很夸张,五车书,那得有多少?可是实际上五车书在古代也许就只有十几部书,最多也就是几十上百部,在现代来说真算不得多。
还有个形容书多的成语--汗牛充栋,说书多得能把拖车的牛累得大汗淋漓,能够把一间房子填满,可是这汗牛充栋的书也许也就是十几部书罢了。
正因为这个时代的书如此难得,所以能够读书的人少之又少,而也只有世家大族才有能力在家中藏上几十几百部书,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人才都出在世家的原因了。
而有了王衡的印刷术,显而易见,这书籍很快就可以普及开来,试想,一部书本来需要抄写几十上百斤的竹简,可是现在只需要这么薄薄的一本书了,这有多么方便?而这书的价格再高,想来也不会比一大堆竹简更高吧?因此,看得起书,上得起学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怎样的一副盛况?
子曰:有教无类。这是圣人的最高理想,让所有的人都能受到教育,可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书籍的难以普及,这个理想显得遥不可及,圣人也只能徒呼奈何。
可是现在王衡的发明,让圣人的理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这是多么伟大的功绩?说他比肩圣人有何不可?
对大家的赞叹,王衡连连逊称不敢。
王叡仔细翻看着那本邹氏春秋,他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指着书页好奇的问道:“此为何物?”
王衡上前一看,王叡指着的原来是标点符号,他向王叡解释了标点符号的用途,然后说道:“以后写文章便可用到这些标点,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断句,以免后人曲解作者的本意!”
王叡仔细想了想这样做的好处,不由得又是拍案称绝,对于一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腐儒所为,王叡也是很不以为然的,为一句话如何断句,往往会出现数个版本,一群人会为此争论数十年,多少大好的时光都白白浪费了,而有了这种标点符号,以后将再也不会产生关于断句的争论了。
郑宁喜道:“有了这印刷术,康成大兄肯定愿意来荆州了!”
王衡道:“我还给康成舅父写了一封信,在信里说,我愿意帮他在荆州修建一所书院,让他在荆州教授学生,此外,还可在荆州主持印书之事,将郑王两家的藏书都付印成册。”
王叡点头道:“此乃康成大兄一生所愿也,他必定愿意前来荆州。”
王衡又拿出了几张纸递给了王叡道:“阿父,还有这些东西,康成舅父看到了一定会更加高兴的。”
王叡接过来一看,他的眼神立刻又是凝重了起来,原来纸上抄写着几道算学题,包括几道多元高次方程,还有圆周率的计算等等,题的后面并无答案和解法,这几道算学题以目前的数学水平,是很难得出解法,计算出答案的。
与后世不同,那个年头但凡是学经学的人,对算学必定也有很深的兴趣和研究,郑玄如是,王叡亦如是,所以他一看到这几道算学题,不由自主的便被深深吸引,只可惜现在正在吃饭,他手边并无算筹,所以他嘴中念念有词,手指屈伸不已,竟是已经开始了口算。
王衡看得好笑,不过王叡这副模样,也让他对这几道算学题的诱惑力有了更强的信心,他就不相信,这么多东西还不能把郑玄请到荆州来!
王衡低声提醒王叡现在不是做算学题的时候,王叡这才惊醒过来,他问王衡道:“这几题你可有解法?”
王衡点头道:“有!”
王叡怅然若失,他对算学研究日久,自然看得出这几道算学题的难度,虽然只是一瞥,他也明白,凭他的水平是万万解不出这几题的,他低叹道:“世间果有生而知之者乎?”
王衡问道:“阿父,凭借这几样东西,能让康成舅父来荆州吗?”
王叡虽有感慨,可是毕竟王衡是他的儿子,他马上便收拾起了情怀,微笑着对王垚道:“德高,再过两ri你就可以带着这些东西起程了,康成先生必定会随你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