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双天下》免费阅读!

第一章 局势(1/2)

作者:宅男书生

    中平二年春,即公元185年,继长社之战以后,在各路勤王兵马的努力下,加上黄巾主力已经被消灭,很快各地黄巾起义军便纷纷被镇压,黄巾之乱平息。

    在黄巾乱事被平息以后,但汉室威信遇上一次严重的打击,但汉灵帝没有改革,反而继续享乐。于各地还不断发生小型叛乱,产生许多分散的势力,这些势力之中,势力小的也有数千人,势力大的甚至有百万人,他们或占山为王,或割据一方,使得整个大汉王朝更加的纷乱。

    随着黄巾起义结束,汉王朝开始大封功臣,这些封赏标准,要么就是贿赂十常侍,要么有威望人脉,要么就得有实权,否则都不得封赏或者封赏与功勋不是一样的。

    作为后现代穿越者,李锋自然知道这种潜规则,不会傻傻的等待着朝廷的封赏而不动作,毕竟他功劳虽大,但是在朝廷没有多大的根基,功绩很容易被别人冒领,故而李锋也在十常侍哪里使了钱财。

    虽然对于这种赏罚不公的腐败政府很是不满,但是李锋不得不承认,古语说的好,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汉灵帝时期,这句话尤为显著,金钱的力量也尤为好使,在金钱开路,虽然不是士族出生,李锋还是靠着打通十常侍的关卡,顺利的得到并州刺史一职,使得整个并州真正的称为他割据一方的根基。

    其实本来按照李锋的功劳,怎么也不比皇甫嵩等差,就算位列九卿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则平民出身,没有后台的李锋,被封为九卿,士族如何能够答应,二则李锋知道在三国时期,九卿还不如牧野一方的诸侯厉害,故而使了些许手脚才弄到并州州牧一职。

    于此同时,和李锋有着一样想法的不乏其人,董卓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虽然黄巾起义战争之中,董卓并没有立下多少功劳,但是凭借着关西世家的支持,以及和十常侍的联系,董卓也弄得了一个西凉刺史一职,虽然不如李锋的州牧一职,但是西凉边境却是乱的很,使得董卓有了发展的余地,与历史上一样,董卓就是这个时候真正的开始崛起的。

    除了李锋、董卓以外,许多平叛黄巾有功的三国各路诸侯也开始一一崭露头角。

    朱俊被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皇甫嵩以官至太尉,封槐里侯归隐。其他有功之臣各得封赏,有孙坚者,字文台,吴郡富春县人,朝中有人情,除别郡司马上任去了。

    有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人,因斩敌立功,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袁绍者,字本初,汉族,汝南汝阳村人,因出身名门望族,凭借四世三公的人脉,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中军校尉。

    有刘备者,字玄德,因不能够贿赂宦官,加上没有什么人脉和威望,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赴任。

    ……

    随着朝廷封赏,以何进为首的士官集团在黄巾起义期间立有大功,自然威望大涨,得到封赏,实力也是大涨,这使得十常侍对此大为忌惮,双方的矛盾日益激烈,在朝堂之中斗得不亦乐乎。

    同时灵帝也是对于何进手中掌握的兵权很是忌惮,毕竟汉王朝外戚之乱不是一两起,而且汉灵帝曾经也是饱受外戚压迫,最后靠着十常侍帮助才真正的掌权的,自然对于外戚没有好感。

    因此缘故,汉灵帝开始利用十常侍和何进的矛盾,对于何进一系列的打压,就这样,一直到了公元188年,虽然大汉王朝小乱不止,但是大乱还真是不多。

    公元188年,黄巾军再次发生起义,黄巾余部纷纷起事。2月,郭太等于河东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4月,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10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11月,汉廷派遣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虽然没有第一次黄巾之乱般盛,但却令汉室十分头痛。

    为了镇压平乱,于188年3月,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将部份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余部。而正因汉灵帝下放权力,助长地方军拥兵自重,各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甚至东汉皇帝在军阀手中如同无物,所以黄巾民变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导火线,也是三国时代的序幕。虽然如此,乱事仍造就了大赦党人,令许多文人、官吏得以重新受任。

    这个时候李锋所辖并州也是黄巾余孽祸乱的首要地方,也许是因为李锋在黄巾起义大战之中太过于耀眼,使得黄巾军嫉恨的缘故,这一次进攻并州的黄巾军达到数十万的地步,不过正因为如此,李锋这个并州刺史并不是宗室出身,也不是什么重臣(李锋自认为的),却是改为并州州牧,使得李锋能够真正的名正言顺的掌握并州。

    这一次黄巾起义以后,州牧牧守一方,开始真正的诸侯时代。

    于此同时,以何进为首的士官集团和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的争斗开始进入决战期。

    位于洛阳城以北,一大片宫殿群,正是汉帝皇室所居住的皇宫。皇宫内,宫殿建筑连绵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