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免费阅读!

第749章 再铸鼎(1/2)

作者:修改两次

    1274年。

    四十年前的端平年间,宋军北伐中原,一度收复了南京应天府、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这三座重镇。但是蒙军掘开黄河,择机反攻,致使宋军大败而归。这便是著名的“端平入洛”事件。

    黄河水量不算太大,泛滥造成的直接损害倒不显著,毕竟可以避开。但更严重的问题是河决直接毁了中原水运,而彼时中原荒凉,人口和产出都没有多少,就算全抢了也征集不到多少粮草,只能自后方运输。因此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宋军的补给负担,使得前线饥肠肚饿、人心惶惶,后来遭遇蒙军包围,几乎丧师殆尽。

    现在东海同盟军所面对的问题和四十年前仍是一样的,水运断绝,没有补给,就没法有效占领。更糟的是,受影响的还不止前线,后方的梁山泊-南北清河这条黄金水道也因为少了黄河水的注入而开始快速萎缩,严重打击了军事运输和商业行动,未来影响难以估量。

    但元军也不是四十年前那支凶悍的军队了,如今他们野战兵力几乎被歼灭,即使同盟军陷入了困境,他们也不敢上前试试份量,更何况他们同样也要受困于补给难题。

    因此,黄河大决之后,双方反而陷入了平静之中。

    滕军和徐军的主力后撤,撤到了年初占领的应天-曹州一带,等待水患过去。西边占领的诸州县,只留最低限度的兵力屯守,保持名义上的占领。

    黄河漫漫,还不知道要在中原大地上泛滥多久才能形成新的稳定河道。在此之前,泛滥区既无法输送补给,又没有占领价值,这个主攻方向只能搁置了。总指挥部焦头烂额,拿出本以为不会用到的备案,开始调整作战方针。

    消息传回本土,本因节节胜利而情绪高涨的国民们有如被当头敲了一棒,先是懵逼,然后失落,最后转化为了无比的愤怒。各类报纸上出现了无数声讨元国恶行的诗文,民间也出现了自发的游行,甚至还有愤怒的民众冲进据称是元国商人开办的商铺工坊,打砸抢烧。

    管委会紧急调拨人手维持秩序,并给过热的舆论降温。此外还有一系列工作要做,军方负责开疆拓土,而文官们就需要将占领的土地真正化作自己的,这可比打仗还不容易。

    时间进入五月份,局势大致稳定了下来。

    在这个时间节点,天下堪称四分。

    东海关税同盟占据了山东、河北、辽宁和半个中原,居于地图的右上角。

    元国占据着山西、关陕、湖北、云南和半个四川,居于地图的左上角。

    东宋占据着东南沿海,居于地图的右下角。

    西宋占据着广西、安南,居于地图的左下角。

    人口是东南宋最多,地域是元国最为广大,但实力最强者毫无疑问是骤然崛起的东海关税同盟。纵使在中原受阻,但经此一战,他们的版图也差不多扩充了两倍。不过,中原的烂摊子令人头疼,河北望风而降的豪强们不好办,膨胀的盟友们也是个问题。未来可期,但眼下原本用于治理一个小国的行政结构就有些不够用了。

    ……

    5月4日,阳武县。

    初步稳定了形势后,郑绍明从繁乱的工作中抽出身来,来到黄河第一线视察。

    阳武段的黄河相比两个月前变化甚大,涌出的河水反复改道,将临近的堤坝不断冲垮,而这又进一步改变了河道。

    不过相比之前肆意漫灌的情况,现在至少收束出了几条成型的河道,多是夺取邻近的小河而生。但也不稳定,水量分配不断变化着,随时有可能产生新的河道。

    看着这滔滔河水向南而去,郑绍明感慨道:“这些黄水,不知道还要祸害中原百姓多久。”

    如今芒种刚过,本应是抢收抢种的关键时期,耕种的辛劳和收获的喜悦共存。可自高处沿河看去,沿岸比几个月前更为荒芜了,满目苍痍,一片凄凉。

    他身边的赵浩初摇头道:“中原本就没有多少百姓,相比之下,还是清河、淮河一带受到的影响更大。一边水量锐减,一边暴涨形成洪涝,不光农业毁了,河运也不行了,唉……”

    郑绍明叹了口气,问道:“南线数据怎么样了?”

    赵浩初拿了个本子出来,翻开念道:“3日的数据。南北清河和梁山泊水位持续下降;睢水还在涨,但在虞城一带有改道的趋势;涡水反常地降低了,但西边的颍水涨了,或许是上游哪里又改道了……”

    郑绍明听了点头又摇头,没什么表示。但在旁边听着的郭守敬就惊奇了,忍不住出声问道:“这几条大河横跨千里,竟能一日之间汇总过来,难道东海国真的有千里目之能吗?”

    郭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