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安西 (上)(2/2)
作者:青州六从事
两个,年龄不过二十三、四,王之涣今年还不到弱冠!
不到弱冠的五品将军,二十出头的开国侯,类似的先例,只是在高祖、太宗时代有过。高宗之后,就再未出现。而现在,却又活生生地摆在了世人面前,凭得还是实打实的战功,而不是皇帝或者某个公主的恩宠!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新的一代将领,已经在军中开始崛起。这意味着大唐有可能迎来下一个盛世。这还意味着,有些年青人会在四十岁左右,就抵达老一辈将领无法企及的高度,让然后辅佐英主,让盛世至少能持续二十到三十年!
从永徽元年高宗即位,到显庆五年高宗皇帝因为头疾频繁发作而让武后辅政,上一个盛世不过持续了十一年。而大唐在这十一年里,就灭掉了高句丽,永远解决了朝鲜之患。同时消灭了西突厥,设蒙池、昆陵两个都护府,将咸海以东各地,尽数收归大唐版图。如果盛世能够持续二十到三十年,大唐的兵马能打到哪,牛师奖简直不敢想象!
“我家长史说,当初被逼无奈,他对郭总管多有得罪。所以,最近不敢亲自过来拜见大总管,以免跟郭总管相遇之后,彼此觉得尴尬。”不想让牛师奖因为分配功劳之事感觉负疚,王翰主动岔开话题,“而当初跟郭总管借的三千弟兄,我家长史与他们都情同手足,暂时也舍不得归还给郭总管。所以,还请大总管代为斡旋一二。”
“好说,好说!”官场上总是少不了交易,即便在军中也不例外。因此,听了王翰的要求,牛师奖非但丝毫不感觉为难,心中压力,也瞬间为之一轻。当即,就大笑着点头,“这么冷的天气,碎叶和叶支两城又是刚刚平定,他顶风冒雪奔行七八百里地前来拜见老夫,才是舍本逐末之举。至于跟郭元振借的那三千兵马,老夫替你们做主,永远不用还了。郭元振凭借从你家长史手中分到的功劳,足以回去做尚书了,西域这边,估计已经留不下他。”
最后那句话,按规矩,他原本是不该跟王翰透露的。毕竟事关朝廷对安西军的整体安排,在没有定下来之前,知情者越少越好。然而,急于给张潜减轻压力,让年青人放手施为,牛师奖却故意违反了的规矩,直接将未曾确定的结果放了出来!
王翰闻听,心中愈发欢喜,赶紧再度躬身致谢。而牛师奖既然“点”到了位,就不在同样的话题上浪费时间。笑了笑,开始询问张潜在碎叶城中的一些具体施政细节和最近的打算。
心中感激老将军的帮助,王翰尽力做到言无不尽。当听闻张潜下了《碎叶唐人保护令》,并且要求突骑施各部将手里的汉人奴隶都交出来,老将军牛师奖忍不住拍案叫好。待听闻黄姓突骑施为了讨好张潜,把三代之内凡是沾有汉人血脉的奴隶,总计四千多人,全都送到了碎叶城,老将军又忍不住开始为张潜的军粮供应问题操起了心。
“碎叶城的存粮够用么?不够的话,老夫尽量拨给你们一些。但是不要指望太多,老夫手里的粮食,最近也得从瓜州运送。运到这边十斤,至少路上得消耗三斤半!”说这些话之时,老将军脸上写满了坦诚,仿佛张潜和王翰都是自己的晚辈一般。
“多谢大总管!不过,暂时碎叶城那边还不会缺粮。”王翰笑了笑,满脸感激地回应。“所以天寒地冻,大总管就不用再让民壮冒着风雪往碎叶那边送粮了。”
唯恐牛师奖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想了想,他又迅速解释,“当初拿下碎叶城时,缴获了不少粮食,眼下虽然陆续有被解救的唐人送到,但开春之前,粮食也足够用。而碎叶川和热海里,有很多鱼。平素派人打上一些来,也能减缓粮食的消耗!”
“那开了春之后呢?如果每个部落都像黄姓突骑施这般,碎叶城就得多养活好几万张嘴巴。你回去后,还是替老夫转告你用昭一句话。让他凡是量力而行。免得好心却把事情搞砸了,反倒搭上了自家名声。”牛师奖却不放心,继续低声叮嘱。
“开春之后,碎叶城那边的第一批毛布,就能出售了。届时,应该能从商人手里换回一些粮食。”王翰最近跟在张潜身后,学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本事,因此回答起来头头是道,“此外,我家长史在开春之后,打算组织人手屯田。”
“屯田的确是个好主意,虽然见效慢,但只要见了效,就能一直持续下去。”牛师奖想了想,轻轻点头。“朝廷之所以器重郭元振,最大缘由,就是他每到一地,都能让军粮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操心。并且偶尔还有富裕,周济附近的同僚。”
“热海和碎叶川沿岸,土地非常肥沃。我家长史明年打算开垦四十万亩良田出来。但是,手头种子却不够,所以,想问问大总管,能不能从疏勒或者于阗那边借用一些小麦、谷物或者高粱种子。待秋收之后,我家长史可以十倍偿还。”王翰心中对郭元振很是不服气,笑了笑,继续低声汇报。
“四十万亩,怎么可能?”牛师奖登时脸色大变,眉头紧锁,没好气地数落,“年轻人,别总指望一口气吃个胖子。即便突骑施各部将奴隶全给你送到碎叶来,然后你家长史带着所有人去开荒,一年开荒二十万亩也顶天了!他来年还又要织布,又要练兵,怎么可能开出四十万亩荒田?”
“不瞒大总管,晚辈当初,也曾经有此一问。”王翰也不惭愧,拱了拱手,满脸自豪地回应,“但是,我家长史,眼下正在带着工匠琢磨一种用挽马拉的重犁。如果能够打造成功,据说每张犁,每天至少可犁田五十亩,几乎是牛耕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