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围棋故事》免费阅读!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决一雌雄(11)(1/2)

作者:麻烦大了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儒家“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天下均平的社会理想状态。

    但这个“均平“或“平均“却不是现在人们所理解的那个平均主义的“平均“,不是绝对的量的均匀,而是一个表示合理、平衡、公正、公平、秩序、和谐等意义的内涵丰富的概念,就基本含义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在等级秩序基础上的平等和公平。

    全文在阐释“平天下在治其国“的主题下,具体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君子有絜矩之道。

    二、民心的重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末。

    四、用人的问题: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五、利与义的问题: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所谓絜矩之道,是与儒家所强调的“恕道“一脉相承的。

    如果说,“恕道“重点强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将心比己方面,那么,“絜矩之道“则是重在强调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方面。

    如孔子对季康子说:“当政者的德行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只要风吹草上,草必然随风倒伏。“(《论语-颜渊》)世道人心,上行下效。

    关键是看你说什么,提倡什么,做什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袖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絜矩之道“。

    关于民心的重要性,已经是古往今来都勿庸置疑的了。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不过,启发虽然是勿庸置疑的,但纵现历史,却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以,才会有王朝的更迭,江山的改姓,当政者“为天下僇“。

    德行是儒学反复记述、强调的中心问题之一。

    把德与财对举起来进行比较,提出“德本财未“的思想,尽管从儒学的全部治国方略来看,也有“先富后教“(《论语-子路》)、“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膝文公上》)等强调经济基础的思想,但总的说来,重精神而轻物质,崇德而抑财的倾向仍是非常突出的。

    正因为“德本财末”,因为德行对于治国平天下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所以就牵涉到一个用人的问题。

    而在用人的问题上,同样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

    对于这一点,《大学》不厌其烦地引述了《尚书-秦誓》里的一大段话,说明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能容人,“宰相肚里能撑船”,便可以重用。

    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贤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无穷,不能任用的。

    所以,“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识别人才的本领。

    与“德本财末”密切相关的另一对范畴便是“利“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