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项伯辩下去,那刘邦自信有一百种办法可以辩得他无话可说。
而若是章邯选择向项伯服软,那刘邦也势必不会轻易饶了他,必定会将更大的帽子扣到他头上,今日章邯就算不死,也必定让他脱层皮。
但谁也没有想到,章邯竟然选择向项羽谢罪,这就不一样了。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章邯此举完全是为了找个台阶下,既然明知道刘邦不会给这个台阶,索性将项羽搬了出来。
章邯当初是在项羽手里投降的,就算现在封了王,但若要以项羽部下自居,从理论上没有丝毫说不过去的地方。
更何况这样一来,问题就扯到项羽身上了,既然是向项羽谢罪,那项羽不开口表态,刘邦和项伯也不好再说什么。
一直低着头的司马欣也抬起了头,他看着章邯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意外,他原本以为章邯今日是要吃大亏了,却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此刻就是像他这样的老狐狸,也不由得暗自赞叹,章邯这个金蝉脱壳真是来的漂亮。
司马欣很清楚项羽是什么样的人,也许在一些其他事情上,项羽残暴甚于刘邦数倍,但在这样的小事上,项羽必定会为章邯开脱的。
韩信有言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在刘邦后来论成败的时候,高起王陵也曾说过:“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云云。
总结起来,就是说项羽只是妇人之仁,在小事上愿意爱护下属,但却嫉贤妒能,不愿意多加封赏,是故人心离散。
而刘邦虽然放荡不羁,有多次侮辱大将的举动,但只要赏赐给的足,人心始终还是向着他的。
所以司马欣明白,眼见章邯被刘邦一方逼得下不来台,项羽肯定会帮着解围的。事实上,章邯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选择向项羽谢罪的。
果然,项羽迟疑一下,看看刘邦,又看看章邯,执起酒杯上前笑道:“此事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雍王失言罢了。今日乃是封赏诸侯的大好日子,既然雍王已经当众谢罪,依羽之见,不如放下争执,大家痛快饮酒的好。”
闻听此言,项伯无奈地看了刘邦一眼,只能坐回了自己的座位。项羽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做叔父的当然不能出来拆台,只能就此放过章邯了。
而刘邦在凝视章邯片刻之后,也选择了放弃,他接过项羽递过来的酒杯,一饮而尽道:“项王仁爱待人,情愿为雍王开脱,话已至此,刘季岂有不从之理。”
刘邦也很懂得把控这个“度”,既然项羽出来说和,和章邯再争执下去也注定没什么结果,反而要得罪项羽,索性便显得大度一点,不再纠缠下去。
项羽听到刘邦“仁爱待人”的评价,心里不由得一阵得意,大笑道:“哈哈,好,好!两位回去席上吧,今日之事,权作戏言,待得封赏完毕,马上进行宴席。”
众位诸侯不由得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这件事竟就这样了了,看来之前倒是小看这雍王章邯。
不过他们也都清楚,虽然项羽说权当做戏言,但经过这一件事,恐怕刘邦和章邯是要彻底交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