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刘复损(2/2)
作者:王家小郎君
兼金一百”镒,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
他之所以不接受任何的馈赠是以为他觉得无功不受禄,这是做人的本分。
宋公子偃自立为君的时候,孟子到了宋国。他在宋国期间,滕文公还是世子,他去楚国经过宋国时见到孟子。
他从楚国回来又在宋国见到孟子,并且向孟子请教这件事情,如何治理好这个国家,孟子说:“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意思是说,只要好好地学习“先王”,就可以把滕国治理好。这就是孟子的计谋。
不久,孟子接受了宋君馈赠的七十镒金,离开宋国,回到邹国,之所以接受馈赠,是因为他觉得这是对方听从了自己的计谋。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
孟子把气节也十分看重,“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于这种嗟来之食,孟子应该是不屑一顾的。
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所以提出来了一个理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只可惜当今为止,能够做到这件事情的,寥寥无几。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先生讲得好!”
刘复的话都还没有完全说完,就被外面的声音给打断了,紧跟着几个汉人就这么走了进来。
“先生讲的真是太好了,简直是让人振聋发聩,让人不得不拍手叫好啊!”雍闿都没有任何的梳妆打扮隐藏自己,就这么直接出现在了刘复的面前,出现在了众多学子们的面前。
看着雍闿,再看看他身后跟着的那两个人,岚山部落的族老和岚山部落的守护大将鄂焕。
刘复大概就知道这个家伙是谁了。
刘复没有见过雍闿,而且他估计这个屋子之中所有的学子也好,青壮也好,应该都没有人认出这个家伙是谁。
不过刘复看似憨厚的外表之下,他的这颗心可不是傻子,当他看到走进来的雍闿,还有门口的那两个意外来客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这个家伙的想法和身份了。
“真的是很不错啊!”雍闿再次说了句话,然后也走到了刘复的面前,轻声朝着刘复问道,“其实对于汉家的经典,老夫也听闻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不知道先生可能帮助老夫解释一番?”
雍闿也不知道刘复是谁,只是感觉刚刚他介绍孟子的时候,一副侃侃而谈的模样,觉得这个家伙就是那个给越嶲郡叟人教学的那个汉人,所以便直接想要出言嘲讽过去。
而刘复也不想大破他的这种想法,所以干脆的点了点头,“这位先生请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雍闿直接冷哼了一声,“这是老夫听到的一句话,据说还是一个比孔圣人还要厉害的先贤嘴里说出来的,不知道是什么解释?”
刘复听完之后,他只是点了点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朝着雍闿问道,“看这位先生似乎也是一个读书之人,不知道先生是如何理解的?”
“哈哈哈哈”雍闿突然大笑了起来,然后高声说道,“所谓刍狗,乃是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所以老夫觉得这句话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至于后半句,听闻汉人之中把你们的皇帝陛下叫做圣天子,想来这圣人就是说的那位陛下了,而你们汉人的那位皇帝陛下不仁慈,这天下苍生也被他当成了祭祀自己的贡品一样。”
说完之后,雍闿还自以为得意的看了看面前的刘复,等着他的反驳。
雍闿作为雍齿的后人,作为南中,他当然是一个标准的世家子,而是这么多年,自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其他的几个流派恐怕已经是没落下去了。
当年在春秋百家争鸣的时候,儒家都算不得什么显赫的门派,当初最出名的就是道家,法家,墨家,兵家,还有阴阳和纵横。
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才提上去,到了高祖之后,儒家才因为礼仪而成为朝堂流派,直到武帝的时候,这才真正的成为一个登堂入室的流派。
但是从武帝到现在,当年的那个尚且算是弱小的儒家已经无比的扩大了,而当初能够保留下来的几个学派,已经没有多少了。
其中道家更是已经几乎消失不见了,也就是雍闿这种在南中生活了好多年的老家族众人,才有很多道家的学问,虽然残缺不全,但是却是正经儿八百儿的道家学问。
所以他才敢直接将这句话问出来,因为雍闿觉得这个家伙恐怕连道家都忘记了。
不过刘复听到了这句话之后,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是觉得雍闿这个家伙是不是在南中带的太久了,都不知道外面的形势了。
最近中原也不知道发生什么神经了,最近这几十年,这文人从研究儒家突然变成了研究道家经典了。
现在整个大汉的风气都已经有些变化了,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bai,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du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zhi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
弄得本来在这大汉最为吃香的儒家和法家,还有儒法结合的那一批人都有些没有搞懂自己发生了什么。
这一点在边疆倒是还没有开始,依旧还是那么的民风彪悍,但是在内部,尤其是荆襄和中原,这种风气早早就出现了,所以当初这种风气没少让刘复吃亏,因为这种风气的带动之下。
荆南的那群士子,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的,让他这个靠拳头说话的人十分的为难。
为了这件事,他专门让他父亲,也就是当年威名赫赫的荆南之虎刘磐,给他弄了不少道家的典籍,而且他唯一认真学习的一段时间,就是那一段时间,因为他要和人互喷。
所以论起来的话,这道家的学派,他还真不害怕。
“先生这句话说的十分有失偏颇,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这句话第一您说对了一半,也就是前半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但是先不说后面那一句其实并不正确,单单说这第一句,也不太对。
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罢了!”
“哈哈哈,这不过就是你的理解罢了,你又怎么可说老夫这是错的!”雍闿当然不会直接反驳,而是直接开始了扯皮,他只需要让这个家伙之前说的那些都推翻就够了,而推翻他之前的教学,只需要告诉这群叟人,这经典有很多种解读。
至于他们应该怎么解读,自己日后会好好的教导他们的。
刘复并没有继续和他一直莫急下去,而是轻声说了起来。
“某家反驳您并不是和您赌气或者抬杠,而是要告诉你这一段的原文是什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先说这句话里面的刍狗,《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所以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滋养着万物,不会说自己多么仁厚,不求万物用草扎成的狗来表示祭拜他。所以天地不言仁,不争仁,滋养着万物,不求万物回报他。
圣人不会说自己多么仁厚,为百姓做了事情,不需要百姓用刍狗那些来回报他,所以圣人不言仁,不争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回报。
至于先生所说的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河上公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圣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说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
这并不是某家一人所说,先生还是有些着想了啊!”
刘复这么说完之后,也是满脸好笑的看着这个家伙,他当初为了和那群人互喷,整整三个月,什么都没有干,跟在司马公和庞德公的身边,日夜不停的研读道家经典。
然后什么都不管不顾的,直接开始研读道家经典,最后三个月之后,直接将荆南的那些所谓的玄学挨个喷了一遍,那应该是他刘复最痛快的一次经历了。
和那群研究玄学的家伙相比,这个雍闿差的简直不要太远了!自己这才引经据典的说了几次,他就不行了。
而雍闿此时也是有些懵了,他本以为自己三两句话就能将他给废了,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看着狰狞可怖的家伙竟然这一路引经据典的,生生的将这一句话掰碎了分析了一遍。
苍天的,雍闿现在都有一种自己刚刚受教了的感觉,他感觉自己刚才仿佛是被教育了一遍,不过这是不行的,他是来杀人的。
当雍闿发现了自己没办法和平将他解决的时候,他直接改变了自己的方法。
“不知道先生来此是为了什么!”雍闿打算来一招图穷见匕,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了,那么他也就不客气了。
“某家来此,单纯的是因为想要教化他们,他们都是我大汉的百姓,自然应该受到大汉的教育!”刘复说的义正言辞,说的让人听着都有些从心底生出来的暖意。
若是雍闿来的这一路上,没有看到那些农具,还有他们在营地之中为了教学而开垦出来的田亩的话,雍闿或许还真的觉得这就是个先生。
只不过有了那些农具和田亩,这个家伙的目的可就不纯粹了!
灭族之计有两种,自古而来就是两种,一种是杀,将这一个种族杀得干干净净,杀得一个不留,这是灭族之计。
当然除了这个之外还有第二种,那就是同化他们,而这一点有着这种能力的只有一个种族,那就是汉人。
汉人是善于耕种,所有人都觉得善于耕种的汉人,比那些从小就是善于弓马的异族,还有善于攀山越岭的南中蛮人,山越人要软弱,要好欺负。
但是雍闿却是知道,一个南中蛮人想要学会耕种非常难,但是一个汉人想要学会厮杀,他只需要时间和努力就够了。
善于农耕的汉人,有足够的时间就有了足够的粮食,有了足够的粮食他们就能够吃饱饭,就能够继续生产,继续生孩子,扩大人口。
他们还有自己的传承,百家争鸣,这是雍家记载在家族之中的一种事情,雍闿不知道百家争鸣这是一种多么厉害的壮举,但是他知道,但凡这百家之中有一家在南中,现在南中都不会这副模样。
而现在这个家伙,不单单要教化他们,还要教他们种地伐木,这可是要命的地方,若是任凭他继续下去,恐怕高定元那个莽夫的地位都是不保的了。
想到了这里,雍闿也就知道了,高定那个莽夫为什么要找自己了,因为他不能动手,但是也绝对不能让这个家伙肆意妄为。
已经做不到和平解决的雍闿,干脆直接露出了自己的面目,若是不能解决了这个人,那就解决这个部落!
“老夫要将他带走,你们两位可有什么意见么?”雍闿直接朝着身后的岚山部落的族老和鄂焕说了一声之后,就要让人将他们带走了。
刘复没有反抗,而是直接含笑看着冲向自己的这几个人,看着他们狰狞的笑脸,什么都没有说。
可是刘复一声不吭,但是岚山部落的这个族老和鄂焕却是不能一声不吭。
族老还没有说话,鄂焕就已经走了出去,直接冲了出去,挡在了刘复的面前,看着冲过来的那些人,只是冷哼了一身。
“某家不能让你们这么的将人带走!”
鄂焕的话说的非常痛快,但是他们听到这句话的可就不痛快了。
“让开!”一身大喝,雍闿直接怒骂了一声,“鄂焕,你要知道你是什么身份,你要知道你现在在干什么,你现在这么做,你知不知道后果是什么,你要将这个地方,变成平地么?”
一声声的质问让鄂焕的脸色越来越差,但是同样的,也让他的愤怒越来越大。
“他只不过教导我们学识,只不过教导我们耕种,我们做错了什么,他又做错了什么?”鄂焕不明白,在它看来明明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的不正常了。
“做错了什么”雍闿没有和他多说什么废话,直接嗤笑了一声,“他来到这里就是错,他来到这里,你不知道是为什么么,那个老东西他不知道是为什么吗?
还是说,你觉得他是傻子,还是他觉得你是傻子?你们这一群人互相演戏,互相利用,现在还想要讲什么仁义道德了?”
雍闿的冷笑直接让鄂焕和岚山部落的族老的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雍闿说的这句话是对待,刘复和韩龙为什么能够在这里做的这么的顺利,若是没有鄂焕和这个族老的暗中帮助哪里是有可能的。
而他们之所以帮助这两个人,除了本身的“淳朴”之外,以及他们两个是真的再交本事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想要让自己的族人真的学会一些东西。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鄂焕有些不敢看身后的刘复,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说,他一直觉得自己隐藏的挺好的,他觉得,刘复应该没有发现,自己的“真面目”吧。
而且雍闿没有给他再继续挣扎的机会,鄂焕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就听到有人开始大喊大叫了起来,紧跟着一个族人快速的跑了上来。
“鄂焕大哥不好了,族老不好了,咱们被包围了!有大军将咱们包围了!”
凄厉的大喊大叫,让这里所有的人都变得有些慌张,便是那族老和鄂焕此时都有些惊讶,看向雍闿的眼神都出现了莫名的愤怒。
“你莫要这么看老夫!”面对这么一个虎气冲天,满眼都是愤怒的鄂焕,雍闿直接冷哼了一声,“老夫再说最后一遍,你莫要这么看着老夫,老夫知道你能够做到杀了老夫,但是你要考虑清楚了。
你也要看看现在老夫在那里,看看你在那里,看看你这么做,你会给这个地方,带来什么!”
鄂焕刚刚升起来的气势就这么结束了,然后就看到岚山部落周围越来越乱,声音越来越嘈杂的同时,雍闿的大军也慢慢的显露出来了。
“雍闿大人”族老走上前来,直接朝着雍闿行礼到,用的是汉家的礼仪,“您是南中的大人,您是南中的大人物,您何必和我等小部落之中的人们来计较呢。”
“老夫不想计较你们,你们都是高定元那莽夫的人,既然都是高定元的人,那么就和老夫也有着些许的交情,所以说,别逼我,你们老老实实的将人交出来,老夫不杀人!”
说话的功夫,岚山部落的大门已经被破开了,一群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卒直接冲杀了进来。
他们并没有一上来就杀人,而是将人驱赶起来,聚集起来,最后将他们团团包围,看着一群惊慌失措的岚山部落的族人,还有一群来这里求学的叟人,雍闿满脸带着笑容,等着他们的回答。
“某家”鄂焕还想再拒绝他一次,可是这次他仍然还没有再说一次的机会。
“某家也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敢于这般做!这岚山部落,是某家的岚山部落!”随着这一声大喊,又有一行人出现了,其中的一个就是在这越嶲郡最出名的家伙,叟人之王,高定!
鄂焕或许永远也想象不到高定会在这里出现,而自己会在这种情况下,见到这个家伙。
“大王”鄂焕看着高定元,看着他身边的李承球,看着他身边的刘胄,看着他身边的护卫,他突然不想说后面的话了,他笑了。
“将人交出来吧,他只是一个汉人!”高定元没有多说什么废话,直接继续刚刚的话题,“你们放行,有某家在,谁也不能对你们动手,某家保护你们,将人交出来,就这个样子!”
“大王”岚山部落的族老刚刚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就直接被高定元一声怒吼给打断了。
“某家说将人交出来,你说什么废话!”
看着一脸怒容的高定元,还有冷笑的雍闿,两个人,整个岚山部落的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某家还有一个兄弟没有离开,他的伤快好了,摁住他,护住他,谢谢!”就在鄂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他听到了身后刘复传来的轻声话语,然后还没有回复,就听到了刘复突然大声的说话了。
“咱们继续刚刚的那个教学!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大家听好了,这句话,出自于和孔老夫子,和孔圣人齐名的儒家大能孟子的著作,这句话的原话是这个样子的。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某家先将这些话给你们翻译过来,翻译成你们能够听懂的话。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
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
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某家知道这些东西让你们全都理解,还非常的难,孔子说的仁德,是要你们自己身上有那种品质,但是某家刚刚说的孟子说的义,是要告诉你们,若是在必要的时候,你们要有牺牲的精神。
为了自己的事情而牺牲都是那么的难,更何况是为了其他人,从而失去自己的性命!
其实某家有时候也在想,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天,某家能不能做到,舍生而取义者也!
某家一直觉得不能,因为某家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但是当某家身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去的时候,某家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并不是因为某家能够舍生而取义了,而是因为某家觉得,活着或许未必比死了更加的舒服。
某家父亲死去的时候,某家没有在身边。
某家义父死去的时候,某家没有在身边。
听闻某家最爱的女人也要出嫁了,好像某家也没有在身边。
今日,某家刘复,在这越嶲郡重重大山之中,在这岚山部落之中,也来一次,什么叫做舍生而取义,哈哈哈!”
刘复最后结束在自己的狂笑之中,然后一把将鄂焕推开,一把抽出了雍闿护卫身上的佩刀,然后横在自己的脖子上,直接划过。
血光四溅的景象刘复见过很多次了,但是这种角度,这种模样,他还是第一次见,很美,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