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球成名》免费阅读!

第二百五十四章 等的就是这一刻(2/2)

作者:夜轻雨暖

,实打实的钞票比充满疑问的未来可靠的多,完全符合很多人的理财观念。

    何况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原俱乐部主席都能为了一已私欲而置大局于不顾,小股东们哪来抵抗诱*惑的力量?

    股市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有钱,全盘收购都不在话下!

    当然,对于克伦克这种头顶毛发稀疏的商人来说,通过二级市场大肆收购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很小,代价也太大了点。如果阿森纳没能卫冕,股价一路下跌到5英镑左右,俱乐部总资产估价10亿英镑还差不多,否则以目前的股价来计算,高达15亿英镑的总资产实在骇人,曼联的家底都自愧不如!

    这或许正是二人一拍即和,股权转让如此顺利的原因。

    克伦克并不希望阿森纳的股价远离预期,以免代价过高,风险太大。希尔伍德已经没有正面抗衡的资本,此番高位出手套现不说,还能趁机倒打一耙!

    按照上市场公司的管理规定,一旦收购的股票占比超过30%,就得发出针对所有股东的要约收购声明,以示一视同仁,避免内幕交易。简单点说,30%算是个分界线,一旦超过,股东内部又没有足以匹敌的力量维持平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已然易主!

    虽然超过50%才能完全控制所收购的公司,但那种极端情况不会出现在上市公司身上,而且一旦持有股份超过75%,公司就会失去上市资格,成为私人产业!

    克伦克一出手就成了俱乐部第一大股东,带来的压力与诱*惑并存,所有手中持有阿森纳股的人们,都会面临选择。

    卖还是不卖?

    卖,意味着不看好阿森纳的前景,无论是对即将进行的比赛,还是能否长期维持豪门俱乐部的金字招牌都持悲观态度。眼下正是出手的好时候。一旦错过,可能会被连续不断的下跌深度套牢。

    不卖,除了看好手中股票的未来前景,还得做好团结一致抵抗资本大鳄的准备!

    画龙画骨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在高度商业化的世界里,指望别人和自己一样能承受住诱*惑是件很不靠谱的事情。

    因为克伦克已经是第一大股东了,如果再完成15%的收购,俱乐部的实际控制权就会易主,重大决策以及发展方向都将受到制肘,说不定还会背上沉重的债务!

    鬼知道美国人从银行借了多少钱来收购?

    阿森纳的市值从4亿英镑一路疯涨到10亿英镑,只用了区区两年时间,顺便还盖了一座价值4.7亿英镑的现代化球场。对于资本大鳄来说,这样的摇钱树可遇而不可求,值得投入大笔资金收购。

    那些指望克伦克像阿布一样热爱足球的家伙显然搞混了因果关系,美国人是彻头彻尾的商人,难保不会借鸡下蛋,通过高价收购掌控俱乐部之后,明里暗地转移债务,重回低买高卖的作坊式经营策略。

    要知道,俱乐部为了新球场建设已经背负了巨额债务,上市募集到的1亿英镑只够利息,4.7亿的本金至少还得节衣缩食5年才能摆脱困境!

    除此之外,尤墨为了稳定军心所提高的薪资水平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加上夺冠奖励又是一大笔钱,如果商业开发仍然保持现有水准,入不敷出是迟早的事情。

    虽然眼下的阿森纳队风光无限,球迷数量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曼联跃居世界第一了,但在商业领域而言想要超过老对手没那么容易,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看到希望。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突然浮出水面的资本大鳄,所有阿森纳人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一股寒意!

    该何去何从?

    ......

    “知道有人要收购,股价应该上涨才对,为何不涨反跌呢?”

    上午的早市已经收盘了,王*丹仍然没有起身的意思,瞧着约翰*斐迪南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开始不懂就问。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她老人家有点心虚,即使手握1800万英镑仍然觉得自己势单力薄,很想找个大腿来抱一抱。

    身家26亿美元的资本大鳄,和她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尤墨手中的全部家当也才1亿英镑,若不是自身商业价值惊人,同样没有可以抗衡的资本!

    商业社会谁不爱钱?

    若不是赛季还没开始尤墨就用联赛夺冠为筹码推动上市,阿森纳球员能甘心情愿地领着与身价远远不符的薪水?

    他们不能,其它人也不能,面对资本大鳄发出的挑战,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正面对抗。要么像希尔伍德那样趁机捞一把走人,要么持观望态度,等待复仇对象采取行动。

    可惜时间不等人,尤墨又忙于备战,哪有时间分心在股市上?

    为了避免风险,很多人不愿意等待,再加上欧冠卫冕的概率偏低,见好就收成了普遍心态,王*丹这种把收购当拆迁的家伙明显搞错了方向。

    不过还好,股价一路下跌有助于降低成本,进一步扩大股份。

    “通过市面上流通的股票进行收购,通常只见于股票价值被低估的情况下,目前的阿森纳显然不是。为了降低成本,同时避免收购带来的刺激导致股价迅速上涨,进而影响后续收购,.t 通常会采取一对一的状态进行公关,先从持有原始股的股东们开始。”

    约翰*斐迪南没有故作高深,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说道:“收购上市公司是件很难保持商业秘密的活动,事实上极少有人能在完成30%的收购时仍然处于隐身状态。”

    王*丹眼睛一转,很快跟上思路道:“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吗?”

    约翰*斐迪南点了点头,又补充道:“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处于分散持有状态,股东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消息传递也会非常之快。一旦有人尝试收购上市公司,鲶鱼效应很快就会出现,事实上那些小股东们可能比媒体更早得知消息,而我们和球迷一样迟钝。”

    听到如此沮丧的消息,王*丹不惊反喜,脸上露出了笑容。

    约翰*斐迪南可没有这么轻松的心情,于是一脸好奇。

    结果听到了这样的答案。

    “难怪他不让我急着宣布,原来等的就是这一刻!”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