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清》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锄清

第二百一十八章:《含章馆诗集》案(2/2)

作者:酒中狐

 如果事情只是就这么发展下去的话,也只不过是一个遗民罢了。

      然而,为了对付天下士卒,打断汉人的脊梁,清廷的文字狱却是越来越盛。

      这黄家,曾经收留了一对半逃难祖孙三代,就是姜宽、姜瓒、姜元蘅。

      一样米养三样人,祖孙三代累受活命之恩的姜家,非但不感激黄家的恩德,更是开始怀恨在心。

      自幼被当做家中从子收养的姜元蘅,并不曾被黄家苛待半点,更是不惜钱粮,供养姜元蘅读书。

      清廷南下,让不岔黄家可以做少爷,他却只能做书童的姜元蘅,感到时机来了。

      黄家诗书传家,累世官宦,家中教育自然是顶尖的,姜元蘅也跟着学会了一肚子墨水。

      顺治六年,早就在明廷拿到了举人功名的姜元蘅,偷偷跑去京师,参加了科考。

      不知是小人的幸运,还是民族的不幸,姜元蘅以殿试29名的成绩,高中三甲,是为进士。

      但是,此人素来心胸狭窄,在任上却做不出一个好成绩,再加上清廷已经将北方大半土地跑马圈了起来,他这个亲民官,自然就没有了政绩了,不多久,就丢掉了官职,罢官回家。

      而黄家,听闻此人竟然出仕清廷,当即与姜家断绝所有关系。

      康熙元年,黄培将自己的诗作编撰为《含章馆诗集》,散发给一众不愿投效清廷的遗老遗少。

      早就对黄家不满,心中存下吞并黄家家产的姜元蘅,感到机会来了。

      康熙二年,姜元蘅辗转搞到了黄培所著的《含章馆诗集》,他仔细推敲几下,发现里面倒是有几处值得说道的地方,于是,联合黄培的小舅子蓝润,一纸状纸,将昔日的恩主,姜家的活命恩人黄家,告上了县衙。

      眼见这个前任县官,状告在本地大有名望的黄家,县令稍微翻了翻,见到诗歌并无不妥——主要是黄家在本地的民望实在是太大了啊!

      县官当即判处《含章馆诗集》并无隐射本朝之事。

      姜元蘅亲自告了昔日的恩主,在即墨周边当即名声大臭,行走在集市上,无不是指指点点的百姓。

      姜元蘅大怒,于是又将状纸递到了府衙里。

      黄家的名声虽大,但是,在府衙这里却是差了一些。

      况且此时,永历小朝廷都没了……

      知府本也想分一杯羹,但是,仔细研究了《含章馆诗集》,却是并没有见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宣布姜元蘅败诉。

      这个昔日的乞儿,竟然连番状告昔日的恩主,当地百姓无不斥责姜元蘅不是东西。

      名声已经彻底臭大街的姜元蘅,早已眼红黄家的家产,又怎么会善罢甘休。

      于是,一纸状纸递到了巡抚衙门里(省衙),但是,山东巡抚一看,人家这《含章馆诗集》,哪里有什么违规的哟,当即又判了姜元蘅败诉。

      姜元蘅怎么可能就此放过,他当即将状子又递到了漕运总督蔡士英处。

      这漕运总督,全称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

      不仅管理跨数高官达3000多华里的运河沿线,并且还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在清初兼庐凤巡抚,管理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3州;并且有着监管运河沿岸诸省的权力!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