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光在西夏的时候,韩绛也已经抵达陕西,并且进驻绥州城,哦,现在已经叫绥德城了。
绥德城乃是治平四年时候种谔从西夏手中夺来的,当初就叫绥州城。
绥州是河谷上的战略要塞,东南通向黄河以及宋朝腹地。
之后宋朝将旧城墙翻修,并且改名绥德城。
如今绥德城里面正在举行一场军事会议。
韩绛高坐其上,在下席首位的种谔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因为韩绛一来就立即抢夺了指挥权。
从法理上来说这没有什么问题,毕竟韩绛是陕西经略使,就是过来督战的,他的确有权利插手其中,而且韩绛本身就是枢密使,名正言顺。
但是打仗这个东西,作为主帅的种谔是不太愿意有人指点他怎么打仗的,尤其是瞎指挥的时候。
韩绛认为,要把堡垒再往前修,最好是修到衡山的边上去,种谔提醒过,认为那一片不毛之地很难进行物资补给和防卫,但韩绛依然固执己见。
这已经让种谔很是不爽了。
接下来韩绛又再次发布命令,命令种谔在啰兀建立堡寨,说是为了震慑西夏。
种谔觉得这个命令很是不妥,因为啰兀没有水源,连水井都欠奉,八十里的粮道面对西夏的骑兵,是很难守住的,一旦被切断,守在啰兀城里就是死路一条。
但韩绛依然坚持。
这也就难怪种谔脸色难看了。
今天的韩绛又开始催促了。
“种将军,为什么还不落实横山堡垒政策以及啰兀城的建设呢?”
韩绛居高临下,怒视着种谔。
种谔克制住心中的怒火,拱手道:“韩相,不是属下不执行,而是现在西夏军已经有开始进攻的态势了,这时候若是修堡垒,他们立即就要发动攻击了。”
韩绛冷笑了一声:“恐怕不是西夏要进攻,而是你种将军根本就不想修吧?”
种谔心中更怒,大声道:“韩相何以如此揣测属下,不是属下不修,而是西夏军这两日变动更加焦躁,恐怕不日就要大军压境了。
这个时候咱们这边也要做好准备,防备他们偷袭,哪里有人手去修堡寨呢?”
韩绛呵呵一笑:“看看,这不就是不想修么,咱们前些年修了那么多的堡垒,就算是西夏军来袭,咱们只要据寨而守,不也是能够安然无恙吗?
虽然如此,但消极的防御终究是下策,咱们得往他们那边修,一步一步的逼迫他们,这样才能够表达我们的态度!”
种谔沉默了起来。
其实韩绛说得对,他是不想修堡垒了,目前的堡垒已经足够多了,西夏想要正面突破,根本不可能,除非是绕过堡垒,但是绕过堡垒之后就是孤军深入了,到时候关门打狗就是了。
如果是去横山修堡垒,一来肯定要激怒西夏,二来风险的确很大,明明能够据守现在的堡垒,御敌于国门之外,为什么要去冒险呢?
种谔的想法如此,但韩绛的想法却是不同。
在韩绛看来,种谔已经没有锐气了。
前些年的种谔为了功劳是可以主动挑衅对手的,但现在却在这里故步自封,明明可以收取更多的功劳的,为什么就不去取了过来呢。
前些年欧阳辩主持的堡垒战略,将西边边境都用堡垒护了起来,西夏想要正面突破是非常难的,宋朝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冒一点险,若是能够打一场胜利的战,与五路伐夏时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到时候,自己不就是当年的韩范了么?
韩绛想得美好,但种谔手下的诸多将领们却面面相觑。
韩绛没有来的时候,他们只需听种谔的就好了,但韩绛一来就发号施令,而自家将军种谔看起来意见也很大,他们一下子有些无所适从了。
韩绛毕竟是高高在上的枢密使,还是陛下派来的特使,是陕西六路的经略使,如果不听韩绛的,到时候韩绛去找官家告上一状,他们这些武人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种谔叹了一口气,只能拱手答应了下来。
韩绛见种谔服软,心中颇为舒坦,甚至还在心中骂了一声‘这些武人都是贱皮子,不呵斥他们,还真把我当成软柿子了!’
只是这堡垒终究是修不起来了,因为西夏主动进攻了。
西夏的主攻方向是在环庆路。
在种谔看来也是正常,如果让种谔自己攻伐宋朝,也是要在环庆路开打。
环庆路那边多是堡寨,而绥德城毕竟是一座城,根据防御力,城大于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