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活西晋末》免费阅读!

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烟起(1/2)

作者:万载老三

    时至七月底,经过为期三月的大规模整顿,华国新占领的河北之地,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往压在百姓头上的士族阶层、地主阶级与勋贵集团被彻底打翻,大部分的土地矿产资源则变为华国公有。即便是小部分本属良善士民的私有不动产,也被华国以准军管的名义,暂时置于军政府计划体制的统一托管之下,其持有者则得到军政府相应额度的证明文书,留待一年半之后的私有化改制之际,重新兑现为具体的不动产亦或股权。

    与之同时,河北之地绝大部分原本的底层民众,包括大量的隐户与奴隶,或直接释放或贷款自赎,彻底摆脱了人身家庭对世家大足的附庸束缚,变为了华国治下登记在册的自由平民。倒是许多原本高高在上的豪族劣绅,连同战犯华奸,及其亲眷族人和忠属爪牙,合计三十多万人被贬为了从民奴民,在河北大地一边修路改造,一边迁至海岸,直待被最终流放海外,彻底远离被他们一度统治的河北之地。

    好一番天翻地覆,河北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原有的社会生产关系被彻底摧毁,代之以华国驾轻就熟的计划体制大开发。拿着工钱,吃下饱饭,穿上新衣,河北百姓爆发出冲天干劲,一片片田地被翻垦改垄,一座座工矿被升级新建,一个个村庄被重置整合,一条条路桥被扩建整固,一所所学校被义务开办,更有一间间水泥砖石的新宅平地而起,取代着旧有的茅屋陋室。

    幼有所养,少有所学,耕有其田,老有所依,行有所畅,宿无仪风。华国正在利用海外九州物资的强力反补,全力将河北之地向着大同世界建设。毕竟,一切口号宣传都是空的,想要真正吞并河北,消化河北,稳定河北,长期稳步的提高百姓生产生活水平,才是最为夯实的根本。

    随着河北民众丰衣足食,美满在望,地方民政随之也愈加关系捋顺,愈加政通人和,而之前被迫进入军营封闭训练的那些旧军士卒,以及部分重新招募的新兵,自也被知晓了家乡的一应变化,思想改造愈加投入,对于训练整编也愈加配合。到了七月底,二十余万以河北子弟为基础的新一批血旗战辅兵终于完成了整编建制,虽仍需要进一步训练方可形成战力,却也意味着河北彻底步入了正轨。

    进入八月,金秋海平,出征近半年的七十万血旗大军,除了部分野战军团移驻河北,以及些许战辅民兵直接回迁定居,余者则带着功勋封赏,开始了陆续撤往海外的凯旋之旅。与之同行的,还有数百源自河北的新选官员,以及三十多万被强迁流放的从民奴民,不消说,他们中的过半,将会前往新予开发的爪州。

    随着数十万大军逐渐撤离,巨变半年之久的河北,缓缓退去了战略重心的喧嚣,建设热度却是不减。而与之同时,好似高悬在中土各方头顶半年之久的一把利剑,也随之撤去。各方势力尤其是匈奴人,轻吐一口长期之余,一边加紧封堵河北的诸般措施,一边也不忘三令五申麾下军民,万莫去主动招惹华国地盘,以免自撞枪口,无端引得那头大老虎回头,再拿自家杀一把鸡,儆一把猴。

    怎奈,哪里都有不识大体之辈。就在华国结束又一次谷穗甸甸的秋收,派出数万军兵,携自愿移民与从民平民五十万,前往爪哇东岛拓荒设州的时候,幽州之北的塞外草原,则也进入了秋高马肥打草谷的传统时节。那些塞外民族,尤其是那些附庸于鲜卑大族旗下的中小杂胡部落,可不清楚啥叫老虎的屁股不能摸

    幽州北平郡,徐无县北缘,密云山南脚,云山屯。这里地属燕山山脉中段,也即后世长城的古北口一线,不过,晋时尚无北齐或明代长城,早已形同废弃的秦燕长城则在更北的阴山一线。此时胡进汉退,这里已是汉胡实际分界线,其北虽仍留有少数汉家城邑,事实上已属辽西鲜卑与辽西乌桓的游牧势力范围。而此地的边塞防线,则仅是些设在要道处的堡寨群。

    光是堡寨,自然无法阻挡强盗们对于烧杀抢掠的热情,纵在王浚与鲜卑乌桓的蜜月期,都不乏胡人小规模南下寇掠,前两年鲜卑乌桓背离王浚,打草谷更是屡见不鲜,王浚自不会为了升斗小民之苦而与鲜卑乌桓进一步恶化关系,遂令胡人的寇掠之风更加猖獗。

    直到今春,七十万血旗大军携雷霆之势杀入河北,一时吓尿了周边诸胡,令他们愣是老实了大半年。可狗改不了吃屎,待得华国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