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 章 最后的战役(上)(1/2)
作者:携剑远行
挖掘地道,乃是古代攻城的一种老套办法。虽然从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但却是被历朝历代的将领们广泛使用。
并且屡试不爽。
当然,也有玩不转翻车的,最后变成了笑柄。
总之,鉴于古代城池多半都是用“板筑法”填土而成,因此,挖掘地道,确实可以有奇效,能从城墙下方通过,直接在城内开一个洞。
甚至很多城池都是暗道,可以从城内地道直通城外,某些地道,甚至长大十多里地,洞内用砖石衬彻而成,俨然跟现在的防空洞类似。
比如说建文帝逃走的密道,后世被人发现,就建的不仅隐秘,而且工程质量极高。
打仗的时候挖地道没什么讲究,用木杆支撑起地洞,一直挖到城内即可。当然,敌军并非是木头做的,一旦察觉你的挖地道,那么他们也会用各种办法破坏你的作业进程。
比如灌水!比如在你地道上方开个洞,烧树枝放出浓烟!甚至直接让地道塌陷,让你自己麾下的人马陷在里面。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战术就是战术,没有万能这种说法,会不会奏效,全看攻守双方的对抗如何进行。
李达提出这个战术,倒也是符合金墉城的情况。
城池小,城墙高,军队无法展开,不能形成规模优势。
对此高伯逸不置可否。
办法不能说不好,只是,在此之前,还可以试试别的,比如:劝降!
“诸位,你们还有别的好办法么?”
高伯逸沉声问道。
“主公,不如这样。征调民夫挖掘黄河,引一条沟渠到金墉城下,大水漫灌之下,高演必定手忙脚乱。”
杨素出了个馊主意。
“你是想将来的时候,方便建设洛阳么?”
高伯逸笑着问道。
此举很明显一举两得,在金墉城下开一渡口漕运,可以极大方便洛阳在将来,成为关中和河北的漕运。
“不错,只是这个搞法,工程量浩大,得不偿失。”
高伯逸摇摇头说道。
隋唐的时候,不是没人这么想过。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该工程被无限期搁置。比较起来,还是李达说的挖地道好搞一点。
“李达,那些周军战俘你来指挥,让他们挖掘地道通往金墉城。”
高伯逸当机立断,谁提出来的,交给谁去做。
“主公,派人进城里劝降,也是要得。”
杨素继续补充道。
这个点子成本很低,试一试也不是什么坏事。
其他人想了半天,愣是没找到什么其他的好点子。金墉城太小了,城墙又高得变态,高伯逸有点理解,为什么他所知的历史上宇文护二十多万周军都拿小小的金墉城没办法了。
愣是送了个的典故。
“主公,卑职觉得,先扫清洛阳城比较重要。金墉城补给有限,完全是无根之木。如果说要想个笨办法的话,那么肃清洛阳其他地区,然后死死围困金墉城,不失为一个保底的好办法。”
张彪以前南梁的时候在扬州做过大都督,提出来的建议四平八稳的。高伯逸微微点头,如果所有的办法不奏效,只能用这个去耗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