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五万人,回来时剩下的就只有两万多了。
可以说,反秦联盟成立的时候声势浩大,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全败阵下来,成为了天下笑话。
反秦联盟损失惨重,秦国的损失同样不小。反秦联盟的损失是由九个国家来一起承担,而秦国的损失,则只有他一个人自己承担。
虽然由于反秦联盟的进军不利,并没有对秦国腹地的城镇造成多大的破坏,但歼灭了反秦联盟近半的大军,秦国自身也损失了四十多万士卒,可谓是两败俱伤。
西边秦国的战斗就此结束,东边秦武主导的齐国大战,也进行的差不多了。
时间倒回到十天前,秦武与中山军合力击溃了赵国边军,进入中山国境内之后,兵锋直指齐国。
齐桓公阵前无故斩杀燕国大将,又让燕军充当诱饵去坚守送死,其忘燕之心,天下皆知,燕昭王焉能放过如此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而中山国因为需要集中兵力对付赵国,本土同样需要兵力守护,就不参与这场伐燕之战了。
于是,又一场历史战役触发。
“齐桓公仗联军之势,残害我燕国守护人民的将军,又陷害我燕国守护国家的军队,齐国亡我燕国之心天下皆知。我们燕国与齐国现在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幸好有诸位大臣辅佐本王,从现在开始,孤的身体不睡柔软的大床,不吃味道甘美的食物,上事群公,下抚百姓,愿与齐国战于济西之野,以雪此前之耻!况且齐国残暴不仁,虽地广千里,骄傲强暴,却天地不容,孤今欲伐齐,卿等计将安出?”
“乐毅将军精通古今兵法战略,明晓进退攻战之术,若给予统兵大将之权,能统一天下为一家,望大王拜乐毅为帅,东向伐齐,易如反掌!”
大夫邹衍出列道。
燕昭王大喜,宣布御驾亲征,拜乐毅为帅,孙龙、孙虎为左右将军,剧辛、邹衍为正副军师,麾下战将则有石丙、许贵、黄贲、燕龙等人,兴兵四十万,大举攻齐。
历史上燕国攻齐,乃是燕昭王许以重利,拉来了秦、赵、韩、魏四国的八十万兵力援助,但现在燕国没有这四个国家的援军,却得到了不再历史之中的秦武的武军支援。
而齐国也不是全盛状态,国君与丞相,以及诸大将都远在秦国,因此倒是具备了伐齐的实力。
秦武只有十万兵力,就能够在魏、赵两国境内掀风弄雨了,这回有燕国的四十万大军牵制齐军的主力,秦武进入齐国内后,一路歼灭各城镇的小股,一边大肆掠夺城镇。
燕昭王想要秦武帮忙进攻一些齐国布置了重兵的重镇,但秦武却选择了拒绝。
攻击重镇要城损失的兵力太多了,虽然收获也大,但是对于兵力有限的秦武而言,进攻这些地方是非常划不来的。
但是最后经过一阵商议之后,燕国与秦武达成了一个简单的协议,燕昭王雇佣武军,每攻陷一个县,便给予武军五百正规军的报酬,每攻陷一座城,便给予武军三千正规军的报酬。
而燕国如果需要秦武攻击指定的一些齐国布有重兵的要城,燕军则会补偿秦武攻城受到的损失。
历史上的燕国攻齐,付出的是金帛和土地,秦武四处劫掠,金帛根本诱惑不了秦武,而秦武心里早就已经有了理想的地盘,燕国许诺的土地对秦武也没有什么用,因此也只有能够安身立命的军队,才能够打动秦武。
齐国的军队和玩家倒是对于秦武和燕昭王的进攻奋起反抗,只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秦武以地武营和风武营的精兵开道,对战的齐国大军,一难挡精兵的厉害,二难挡秦武与项羽的悍勇。
沙场厮杀,要么是斩杀敌将,要么是以强大的兵势冲溃敌阵,一路杀下来,十天时间,秦武一共占据了四十多个县,十多座城池,按照与燕国的协定,起码算是获得了五万兵力的报酬。
如果说秦武的武军犹如一把尖刀,短短十天便攻陷了四十多县,十多城的话,那么乐毅统率的四十万燕军,就如同一把威势骇人的开山刀,一刀下去,绝对的断手断脚。
历史上乐毅主导四国联军八十万与燕国四十万大军,合计一百二十万大军,用了足足四年时间,才将偌大一个齐国打的只剩下两座城池。
信仰自然不会与历史一样,一场战役要打上数年,因此短短十天时间,乐毅便攻陷了近百个县,二十多座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