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从弘治年间就是个药罐子,三天两头请假,这点无可否认定了,别说是什么不想上课,故意请假之类的话。
如果按照这种唯心主义来论证,那么我也可以用朱秀荣、朱厚炜早死,来论证朱厚照就是个病秧子,起码我有证据,你没有。
我还可以拿朱祐樘早死来论证,朱祐樘有基因不行,进行确认朱厚照就是病秧子。
而且关于正德武德充沛的事情,无非就是《明史·江彬传》里面一段形容正德“从者多病”。
和《明武宗实录》,朱厚照应州之战,一战五天,亲自手刃一人。
前一个我就不说了,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说法,但是正德不久之前,就被老虎打伤,这是所有史书公认不讳的,要不是江彬早就成尸体了。
再说应州之战,明军死伤五百余,蒙古军被斩首十六级,其中朱厚照自己杀一人。
至于朱厚照这个一级是战场杀得,还是被人抓了,送到他手上杀得,那就不清楚,反正没写。
就和糠稀一生射了多少兔子一样,迷糊。
至于应州大捷,有多少人,实际史书是没有明说的,蒙古方面倒是清楚,五万人,明军这边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战后封赏五万人,所以史学界认为五万人左右。
如果五万对五万,其实斩首十六级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明军九边功绩就这样,毕竟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去了九边还没有斩获。
而且虽然双方兵力如此,但不意味着是参战人数。
有人会拿连战五日“乘舆几陷”来说是,可却亡了,当时天变,达延汗吓得跟鬼似的,连夜跳墙逃跑。
可这些有用吗?
说朱祐樘对待文官好,所以才吹捧出弘治中兴,那我只想说你又菜又爱。
但凡看过《明孝宗实录》的人,就知道朱祐樘是什么人,他前八年的确干的有声有色,可是后面几年干的烂事,实录一点都没有遮盖,这也叫吹?
再说朱祐樘出了名喜欢钓鱼执法,动不动犯点小错,让文官弹劾,然后让锦衣卫去捉到诏狱,给钱才能放走,这也叫对文官好?
除非文官你只指刘健、谢迁、李东阳这些潜邸旧臣,不然这个论调根本站不住脚。
朱祐樘只对亲戚好,他弟弟之国,他一次性赏上千亩良田,结婚上千盐引,他小舅子和弟弟乞要田地,他也大大方方给了。
反观朱厚照一生行为,对所有人都不怎么大方,但唯独对文官态度还是可圈可点,在呀治理的时期,除了前期不看奏本,让刘瑾自己做事之外。
其余时间,只要是有体面的大臣乞骸骨,最少三次以上才同意,极少数少于三次的。
对于杨廷和的信任也是超乎寻常人相信范围,在杨廷和说出,谁敢草南下诏书,就剁了谁的头,这种狂妄之言时,自己连皇储都不立,就敢东奔西跑,把国家全部丢给杨廷和、蒋冕他们,这不是君臣信任是什么?
换做你,你敢吗?
所以有些东西不要靠臆测。
正德有没有被黑,这点我不清楚,但即使被黑,那也不会是文官,只会是嘉靖,因为嘉靖对于修实录之时,可是有过特殊照顾,把朱厚照留中的奏本,全部给与修实录人员,让他们据实而写。
还有是明朝皇帝兵权没了,而且是从于谦和京营来推说。
就算某些人不看明史,那明代京营研究(核心)总要去看一下吧?
看看京营到底是谁的禁脔。
或者在看看调动兵马,需不需要皇帝圣旨。
在看看《明代中旨研究》这个在知网就有,免费的下载就行。
另外再次说会上次有书友说我吹杨廷和,这点我承认,的确是将杨廷和的形象写的高大上了。
但我依据的是关于杨廷和的所有史料来写,这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杨廷和在史书上,跋扈、刚愎但他的能力,也是世人称赞的,这点《明史·杨廷和传》写的非常明白,并不是我造假得来。
要说形象正,那《杨升庵年谱》中,杨廷和的形象更正,但因为杨慎与杨廷和的关系,我并没有采纳。
杨廷和得黑点,一般集中在张璁、桂萼王琼这些人的奏本里,可这些都是杨廷和政敌,有些话能否相信?
我无意去洗白任何人,更无意抹黑任何人,如果真要洗白,我不如洗白一个臭名昭著之人,岂不美哉?
如果抹黑,我不如学着某些人抹黑于谦、海瑞一样,拿钱不爽?
所以说了半天,我还是想说一句,求求说这些奇奇怪怪乱调的读者,看看正儿八经的书吧。
哪怕不看我的网文,你也需要看点书,我真是怕了。
要么就我写什么,你看什么,要么就先看书,后发言,不要啥也不看,顶着一句史书不可信,你写的不是事实啥啥的,我真的顶不住了,被你们这些奇奇怪怪的论调磨疯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