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三点建议:
一、列圣《实录》、《宝训》,选择简明切要者纂成一书,以资效法;将汉唐以来,母后临朝史实,选择其可法、可戒者据史实书,不假修饰,汇成一编,进呈御览,并由大臣隔帘进讲。
二、皇帝读书,应选伴读,可从近支诸王子弟中,简派数人,更番侍读。
三、王公大臣,皇太后既要重用,又要抑制,防止揽权干政,危及朝廷。
三点建议,点点都说到慈禧的心坎上,特别是第三点,防止恭王揽权,造成先帝时期大臣秉政的局面。她十分高兴,过了两天,就不动声色地连发三道上谕,明确指示立即照办。
第一道上谕《谕内阁奉太后懿旨将历代帝王政治及垂帘事迹汇纂进呈》,针对的是第一点建议,指示编书:
朕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懿旨,列祖列宗,丰功伟烈,振古铄今,载在《实录》、《宝训》,炳若日星,向由内阁每日恭进,奉为成宪。
朕以冲龄践阼,尤应朝夕循诵,以为法守。著仍照旧帝,分日恭进,用资讲习。
至现在内外庶政,均赖两宫皇太后躬亲裁定,并承慈命,将历代帝王政治及前史垂帘事迹,著南书房、上书房、翰林院等,择其可为法戒者,据史直书,简明注释,汇为一册,恭呈慈览。
该大学士、总裁、翰林等于汇纂成书后,均著交议政王、军机大臣覆看,再行缮写进呈。钦此。
南书房等硕学鸿儒奉旨之后,着手编书。书籍很快编成了,于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五日进呈御览。慈禧太后很满意,特地赐名《治平宝鉴》。儒学大臣倭仁进呈《启心金鉴》二卷,慈禧太后很高兴,选定倭仁为帝师。这样,《治平宝鉴》、《启心金鉴》和张居正的《帝鉴图说》、李光地的《性理精义》诸书,成为少年皇帝的必读书。
第二道谕旨《谕内阁著议政王、军机大臣实力匡襄勿避小嫌》,是针对第三点建议的,提示恭王和军机大臣在两宫皇太后领导下,不要心存顾忌,应直言无隐。
第三道圣谕是为同治皇帝加派师傅,选择伴读。慈禧太后指示恭亲王选择皇帝的老师。
翰林院编修李鸿藻是咸丰皇帝选定的,恭亲王选定李鸿藻为同治皇帝的帝师之后,上呈慈禧太后允准,正式确定在李鸿藻之外,增加3人为帝师:前大学士礼部尚书祁寯藻、前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
慈禧传谕在弘德殿设馆,由这四位帝师负责教授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