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无利不起早,有利可商量【求订阅】(1/2)
作者:太平洋过客
李古北的否定建议,周鹤轩是听明白了。
他暗道一声不好,失算了。
好在开口问的是陈浩,要是他自己的话,恐怕就把人得罪了。
“吃菜,吃菜。”
陈浩提起筷子,借着吃菜的掩饰,思索着李古北拒绝他的原因。
若是以商人逐利,作为根本依据来想的话,其实缘由很简单。
另开炉灶,搞房地产开发对谁有利?
是陈浩,或者加一个周鹤轩。
对于李古北来说有什么利益的?
他本身就是做房地产开发的,地产开发的红利他吃到了。
新开的炉灶让他掺上一股意义不大。
股份少了没有主导权,却耗费他在银行以及其他方面的关系人情,属于得不偿失。
若是投资大些占股比例高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是为了开个新马甲,让两人搭顺风车吗?
放在别的公司,大股东侵犯小股东的利益,想方设法把利润转移到关联公司,弄到自己腰包里。
可他敢侵犯陈浩的利益吗?
除非是嫌自己命太长了。
里外里都不合算,所以让李古北来看,他当然不太建议陈浩搞房地产开发。
商业上讲究一个资源互换。
除非陈浩能拿出他所不具备的优势,或者也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
那样,李古北会再考虑一下。
陈浩大致琢磨出了李古北的心思,他也不可能去问,只能就当如此了。
“开发房地产的事,我还得再考虑考虑。”陈浩放下筷子:“今天我还有一事,想让两位老哥帮我看看。”
他拨了个电话,让包厢外面等候的张博进来。
简单的为双方介绍了一下,陈浩道:“我这个老同学,给我提了个操盘股票挣钱的建议。
老弟在这方面经验不足,两位老哥经验丰富,还请你们帮我判断一二。“
好么,当今最赚钱的两个生意,开发房地产炒股,这都想掺和一下呀!
周鹤轩流露出了一丝惊讶,他倒很想听听,这位叫张博的年轻人有什么操盘计划。
李古北对到股票市场捞钱也很有想法,最近也在打听研究。
但那是个相对公平的市场,胡润富豪排行榜进了前一百名,他固然算是条大鳄。
但在真正的资本大鳄面前,他顶多算条小鳄。
想要稳赚不赔,摄取到比盖房子还多的利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一直以来那就是个想法,并未投入到实践当中。
此时,陈浩老弟的同学有想法,他也不介意听一听。
张博最近两天,帮陈浩办了一些采购的杂事,做的都非常好。
但这些事情,并不能展现出他的能力来。想要崭露头角成为人上人,还是得发挥自己的特长,买卖股票。
张博结合陈浩所拥有的资源,以及他的人脉关系,拿出了过去只是见过,并没有机会亲自操盘的,一种非常成熟的割韭菜方式。
……借用明星的影响力,来炒作上市公司股票。
明星的影视剧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明星个人也自带流量光环。
张博的设想是,注册空壳公司,签下明星的合约。随便拍部电影,票房轻轻松松几个亿。
投资低回报高,空壳公司显然就成了一家业绩良好的优质公司。
用控制的上市公司来收购,绝对是利好消息,把公司股价拉升出货,让小股东买单。
或者质押给金融机构,直接套现离场。
操作整个流程利润是相当可观的,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因为除了监管风险,其他的一切都是可控的,比坐庄炒股都容易。
而所谓的监管风险,了解国内股市的人,只会不屑的一笑。
那种处罚力度,只能说是罚酒三杯。对他们有钱人来说,就相当于没有风险。
李古北问道:“你怎么知道拍出来的电影票房就能达到预期,谁能替你保证?”
这套操作的其中之一,就是要空壳公司的业绩好,财务报表亮眼。
可电影好不好,是观众的说了算。专业人士一致叫好的,可能票房赔的一塌糊涂。
专业人士认为不好的,可能票房又大赚特赚了。
这谁说的准?
周鹤轩说:“李博士,您平常太忙,可能没太在意了解。电影票房是可以买的,想买几个亿的,咱就能买几个亿。
只要别太夸张,把几个亿的买成几十个亿的票房,让人戳穿了就成。
一般来说,拍个还能看的电影,买个中高等水平的票房,这个就不会有事。”
李古北从来不看电影,就是看也是在自家的私人影院。
他很忙,电视台的主持人包养了七个,某一线女明星也是他捧出来的。
时间都花在了女人身上,对这行也确实不了解。
可周鹤轩一解释,他便明白了。
造假么,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影视行业有,不稀奇。
“老周,那你觉得这小伙子说的成不成?”李古北道。
周鹤轩沉吟道:“能成,全都是可控的。股民又没有记性,只要操作的好,不信他们不上套。”
空壳公司装了明星,就成了业绩良好的绩优公司,用上市公司收购的时候套现一轮。
完了签个对赌协议,借着明星的影响力,把公司股价拉上去。
套现股票或者股权质押都不成问题,怎么看都是赚的。
李古北微微点了点头:“我看也行,就算最后没搞成,落一两个上市公司的壳,也亏不到哪里去。”
这番操作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有上市公司的壳。
众所周知,大a的上市公司壳,是比较值钱的。哪怕公司业绩很烂,光卖壳都能卖个好价。
捏在手里以后用来借壳上市,也是绝对不亏的。
眼看两位都同意了,陈浩道:“两位老哥咱们再合作一把,玩玩?”
他是有钱,但想一个人玩的转,也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来布局操盘。
要是李古北和周鹤轩肯加入,以他们俩的资源和人脉关系,操盘起来事半功倍。
挣钱的买卖没人愿意拒绝。
三人商量了一下,陈浩拿百分之五十一,李古北拿百分之三十九,周鹤轩拿百分之十。
按照股份比例分别出资,总共筹集八个亿的资金。
这么些个资金,从券商那里配上五倍或者十倍的杠杆,足够收购两家还不错的上市公司。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