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免费阅读!

第一百七十七章 去南洋,发小妾(2/2)

作者:天煌贵胄

不能这么干。

    这是从朱劲松起兵反清之时就已经注定的结果。

    现在的局面就处于一种极其蛋疼的状态:朱劲松如果需要钱粮或者需要兵力去打仗,大明的百姓都很愿意支持,他们甚至愿意拿出家里最后一粒米当军粮、送出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

    但是要让他们背井离乡,迁移到缅甸和暹罗、交趾等地,那就很难,任凭地方官府和农会怎么劝说,也没几个人愿意响应。

    给安家银子?给种子耕牛和农具?

    要是搁在大清时期有这种好事儿,那抢着去的老百姓能打出脑浆子,关键是大明的老百姓们不愿意。

    太远。

    在火车这种神器普及之前,百里之外的距离就已经可以算的上是出远门了,千里之外,生死两不知的情况都属于很正常。

    毕竟这时候还没有微信,没有手机,连电话和电报这两种东西都没有。

    另外,还得考虑到宗族关系。

    人离乡贱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

    宗族所在的地方,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下来,结识的人和关系盘根错节,很多事情办起来都很容易。

    而一旦离开了宗族势力范围,再想要办点什么事儿,说一声求爷爷告奶奶都算是简单的,除非银子特别多,拿钱开路。

    问题在于,如果银子特别多,谁还闲的没事儿干离开自己的宗族势力范围?

    更何况是跑到交趾和缅甸那些地方。

    一旦去了,有生之年再回老家的希望基本上等于零,也就是说,除非是一个宗族有意开枝散叶,否则的话没有人愿意去。

    除非活不下去——问题是大明的百姓在大明活的好好的,又不是离了那点儿安家银子和种子农具啥的就不能活了。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朱劲松的手里。

    可以预见的是,以后再往更远的地方比如辽东、阿拉斯加那些地方迁移百姓,绝对会更比现在更困难。

    朱劲松阴沉着一张臭脸,望着曾诚等一众大佬们开喷:“咱大明三万万人,结果连三万愿意迁移的都没有!”

    “没有足够的百姓迁移过去,那么缅甸和暹罗内附不内附又有什么区别?还有交趾,空有一大片的土地,却没人耕种?这像话吗?”

    曾诚等一众大佬眼观鼻,鼻观心,心道这特么怪谁?你看人大清,把刀往老百姓脖子上一架,说迁移多少就迁移多少!

    当然,要是换成自己是老百姓,那还是在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的治下比较好,起码能活的像个人样儿。

    沉默了一番后,曾诚才把目光投向了朱二旦:“你们前军都督府,这次在交趾那边抓了多少劳工?有没有女的?”

    朱二旦一愣,说道:“劳工肯定没少抓,男的女的都有一堆。”

    曾诚嗯了一声,然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朱劲松:“陛下,要不然,咱们给愿意迁移到南洋的百姓们发小妾?反正咱大明别的不多,那些没讨到老婆的光棍汉可有的是。”

    听到这里,朱劲松也忍不住暗骂自己糊涂——某孤儿院里辣么多的教材都写过这一招,自己怎么就没想起来呢?

    暗自盘算一番后,朱劲松便开口道:“那就发,前军都督府把交趾那边原本要做为劳工的女子都截下来,谁先去南洋谁先挑。”

    “还有你们五军都督府,问问那些马上要退役的士卒愿不愿意去南洋,只要愿意去,所有的待遇统统翻倍——安家费给到二十两银子,也就是二百龙元,耕牛给两头,小妾发两个,耕地给两百亩。”

    等到一众大佬们都躬身应下来之后,朱劲松又对柯志明吩咐道:“去给朕散布点儿消息。”

    ……

    江湖传言,某个一直都没娶上媳妇的光棍汉,因为响应大明皇帝的号召,主动选择往交趾迁移,结果就挑到了一个长相极为俊美的小妾。

    江湖传言,某个士绅老爷跑到南洋那边之后纳了十几房小妾,几乎是天天做新郎,夜夜换新娘,美滴很。

    江湖传言,某个不知道姓名的前军都督府的退伍士卒,因为响应大明皇帝的号召,主动选择定居缅甸,结果在官府分给他的地里发现了玉矿,被朝廷以几千万两的价格买下,直接就成了大明最富有的退伍士卒。

    尤其是大明朝廷在新一期的《大明报纸》上面公布了即将开始修建贯穿交趾、暹罗、缅甸等地的客运用蒸汽机火线路之后,大明的那些光棍汉以及某些老色批们就坐不住了。

    按照朝廷公布的规划来看,大明将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修通这几个地方的铁路,如果蒸汽机车的速度能再提高一些,估计从暹罗到金陵就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如此一来,死后不能落叶归根的担忧也就不复存在了。

    然后,大明百姓就发现官府的官老爷们变了——原本求着大家伙儿去南洋的时候,这些官老爷们又是保证又是许愿,就差跪下来求爷爷告奶奶了,现在大家伙儿抢着想去南洋了,这些官老爷们就差在脸上写爱去去,不去滚这几个字了。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