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食总储量上升的不多,天气原因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口的暴增,天津、辽东的粮食产量都支援给了山东、北直隶等地才造成这样的后果,这不怨大家,现在咱们要考虑的是,用这么少的粮食怎么坚持到明年夏收之后,这需要一个解决办法,还有山西等地明年也是需要大量支援的,这个咱们也要考虑进去。”
朱舜看着众人严峻的表情,开口说道。
“其实咱们现在不用担心明年的粮食够不够,主要考虑的是人口分布情况。”
看见大家都没有说话,跟随朱舜已经有几年的黄养正开口说道。
因为他们刚才汇报的只是粮食储存量,这个时代能储存起来的粮食都是以小麦、玉米为主。这样的看来,实际上他们的粮食储存量应该还能再往上翻一番,再加上肉类以及鱼类等供给,他们的粮食危机并不严重。
“怎么说?”
袁可立,赵率教都是看着黄养正,他们有些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但是坐在一旁的韩亮若有所思。
“韩亮你说说,你的想法。”
看见韩亮的样子,朱舜在一旁点名道。
听见朱舜的话,几个人都向韩亮投去好奇的目光,只有黄养正含笑点头。
“其实黄大人话里的意思是说现在咱们的人口分布并不合理,就像现在,咱们这几个地方总共有七千六百多万人口,而山东一地有三千多万,北直隶与天津等地也有近四千万的人口,辽东地区只有不到200万人口,但是辽东是咱们这几地当中可耕地面积最大的,拥有的人口数量却是最少的,这是极度不平衡的,也对将来发展极其不利。”
韩亮的话,让赵率教和袁可立若有所思,同时,他们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你的意思是把这三地的人口都向辽东迁移。可是这样一来,老百姓们会愿意吗?要知道故土难离。”
袁可立想了一会开口提出了新的问题。
“其实,山东的人口迁出,可能难办一点,北直隶地区的就很好办,因为北直隶地区的百姓大多数都是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逃难过来的百姓,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有地种,有房住,有粮食吃,在哪里生活,都是无所谓的。”
赵率教虽然接手北直隶没多长时间,但是他还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对于北直隶地区的人口构成,可是做了全面的了解与调查。
“王爷,你怎么看?”
看见朱舜坐在那,看着他们讨论,并没有插话,黄养正就有些好奇朱舜的想法。
“你们说的都对,但是考虑的有些太片面了,同时你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百姓的迁移工作是个长期工程,这期间他们是没有产出的,都需要朝廷的支持,耗费的资金你们算过吗?还有就是将来的人口会急剧增长,到时候还是迁移到其他地方吗?”
“那王爷的意思是?”
朱舜的话让他们更加的迷惑了。
“为什么不把目光看向世界?光盯着咱们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干啥?要知道耕种文明对于自然的破坏可是很严重的,自家的环境应该好好保护。”
说到这里,朱舜就想起后世的一些事情,当时全球气候极度恶化,为了遏制这种情况,华夏可是付出了许多代价,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沙漠绿化等等,这一切都让华夏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对于华夏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迟滞作用。
“向海外扩张?”
袁可立曾经可是带过兵的,朱舜的话他立刻想到了海外之地。
“对,对外扩张,咱们大明现在可是有两万万四千余万的人口,将来只会更多,咱们要为将来考虑,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大明境内,各地都受到了小冰河气候的影响,干旱、蝗灾、冰灾等各种天灾频发,已经不足以养活大明所有的百姓了,咱们必须把目光看向海外之地,要知道,在咱们的最南端那里可是没有这些天灾的。”
“王爷是说交趾?”
“对,不过咱们需要一步一步来。”
朱舜知道袁可立曾经在南方为官,对于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加了一句,要知道明朝永乐年间可是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才收复了那里,以现在大明的状况去攻占交趾有些费劲,甚至会把大明拖垮。
ps:感谢书友人淡如菊920的关注,也谢谢大家的支持,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可以在书评区留言,清茶会虚心接受的,同时求一波收藏,关注,订阅,有推荐票,月票的书友可以投一张支持一下清茶,清茶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