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疑-刘心武》免费阅读!

对刘心武承继下来的学术观点的评价(3)(2/2)

作者:红楼之疑-刘心武

术感悟力和深邃的思考力”,在刘心武先生那里不但不缺少,反而是优长。刘心武自己也这样认识到这一点,他说:“我有我的优势,我会写小说,我把我的研究成果以探佚小说形式发表。”刘心武就是根据脂砚斋残言断语的简单而又模糊的提示或点拨,生发出了“秦可卿故事新编”。这是他比其他搞探佚学的人更能赢得普通读者或观众欢迎的重要原因。

    第二,刘心武的解说通俗化

    目前有关红学的著作没有比刘心武的解说更通俗的了。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古代通俗小说传播的一个原因是:话语通俗方传远。周汝昌的文章有“掉书袋”之嫌,本来能够说明白的话,有时还要添上一两个一般人都不认识的字眼,如强调荣禧堂那副对联隐语的意义:用一个“隐语”就说能清楚,再重复一个“廋词”,还是隐语的意思,多一个生僻的字眼,有何用呢?刘心武的文章当然和电视讲座有关,但也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通俗的解说。脂砚斋对宝玉的考语是“情不情”,刘心武先生在这里马上解释:“第一个‘情’是动词,第二个‘情’是名词,她说黛玉的考语是‘情情’,第一个字是动词,第二个字是名词,黛玉是把她的感情只献给她爱的那个人……”整部书都有这样通俗的解说,是他赢得了广大观众和读者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他使用“原型说”来解释他的索隐和探佚,更具有诱惑力

    “索隐”这样的字眼,在红学史上多少有点贬意,而“原型说”是中外文化理论交流中引进的一个理论词语。它是文学从原型语义学借用过来的,语义范畴有家族相似性的特征。所谓语义范畴的原型性,就是一个由原型程度不一的成员组成的范畴,原型程度高的成员构成该范畴的中心,代表了该范畴的原型特征,而那些原型程度低的成员就构成了该范畴的边缘。不难看出,语义范畴的大部分变化都是通过引申机制,如隐喻、转喻、联想等方式从原型发展而成的。文学形象的形成也如同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一样,也是从原型发展而来。当然,刘心武先生使用这一词有理解不当的地方。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放到下一章专门解释。

    ①刘心武:《红楼望月》,书海出版社2005年。② 周汝昌:《红楼夺目红》,作家出版社2004年。③ 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④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⑤⑨ 周汝昌:《曹雪芹小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⑥⑩刘心武:《红楼望月》,书海出版社2005年。⑦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⑧ 周汝昌:《红楼小讲》,北京出版社2002年。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2005年。 蔡义江:《艺术评论》2005年,第10期。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郭豫选:《红楼梦研究小史续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陈维昭:《红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棠棣出版社1953年。 周汝昌《我对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错误观点的看法》,《人民日报》1954年10月30日。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工人出版社1989年,第52页。 周汝昌:《红楼真梦》,山东书画出版社2005年。 陈维昭:《红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冯佐哲:《和珅评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梁归智:《关于“红学探佚学与结构论”的对话》,山西大学学报1998,第2期。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