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免费阅读!

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1/2)

作者:浪子刀

    徐腾在生意场上奔腾十年,也是挣扎十年。

    这么多年,他的那种好斗和内心的狂野个性,确实给自己挖了很多坑,有些神坑填都填都不平,直接亏损几亿欧元弃坑,绝大多数的坑,他还是在不断吸取教训的过程中,慢慢填平了。

    以他的这种风格,没有te-sfml在美国的巨额投资回报,没有国家、各省地方政府和国内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强力支撑,他可能早就将自己玩死了。

    这是实话。

    有一点也不可否认,徐腾聪明,超乎常人的聪明,否则光靠那点预知能力,光靠家族财力就想坐在华银财团理事长的宝座上,这是胡言乱语。

    这些事,有机遇,有背景,更多还是靠悟性。

    徐腾该快的时候一定很快,甚至是不惜代价的快,比如收购沃瑞克,那就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快,银瑞达财团报价多少,他都不还价,直接拿下。

    正常来讲,这是作死。

    但是,该静的时候,该慢的时候,该有耐性的时候,他总是很寂静,很有耐性,就像是蛰伏在草丛里的猎豹,静静等候最佳的出击时机。

    或者这么说吧,徐腾确实擅长作死,但他更擅长在极其混乱的局面,死到不能再死的局面里,自己救自己。

    华银财团在徐腾监管下的这些年,就是这样不停的作死,又不停自救,还发展的特别快速,有几年不稳,又有几年迅速变得很稳。

    因为华银财团在徐腾的监管下,一直能将两个核心优势发挥的很好,一是擅长资本操作,这个能力不仅是国内第一,在国际财团层面也是前三水准;二是擅长融合,这是华银财团的合伙人体制所具备的天赋特长。

    华银财团和国内的私企、国企、央企相比,甚至比之国际上最优质的那些巨头集团,在并购、整合、融合的能力上,那都是别有特色的厉害。

    这个就叫体制优势。

    既有钱,有国家的强力支撑,还有这种体制优势,那真是任由徐腾作死,最后也死不了啊。

    所以,徐腾的胆子就比较大了,很多事情都敢做,敢作敢当啊。

    至于搞倾销这种缺德事,这也是徐腾的拿手好戏,玩了多少年,屡试不爽,哪怕对手技术水平高,也扛不住他有钱啊,饿的对手发不出工资,饿的对手人心涣散,挖人都易如反掌。

    他这几年在神州电器集团的液晶彩电领域,用华腾电子的液晶产业亏损补贴tl的大屏幕液晶电视,不客气的说,别说东芝、松下、三星,国产的海信、康佳都饿的不敢动弹。

    科龙本来是做冰箱,为了不和容声竞争,半路转行做空调,打着“中国制冷专家”的旗帜,疯狂降价逼的海信将空调业务卖了,格力、美的、海尔三巨头都在骂娘,骂了几年。

    刚开始,格力的董小姐骂的可难听了。

    徐腾脸皮很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直接打电话,邀请她和团队到科龙负责空调、中央空调和压缩机业务。

    一开始,董小姐也是拒绝的,后来听说徐腾给她4的创业股权,7的分红权,而且有机会接替李东盛的位置,dg,她就不说话了,辞职跳槽。

    不过,董小姐还是挺讲规矩的,孤身上任,格力的团队一个不挖。

    话说的很漂亮,科龙这边的团队都是徐腾和李东盛亲自招聘的,精挑细选,本来就是国内空调领域最好的队伍之一,她能换谁?

    再说了,经销商都跟她跑了啊!

    讲真,董小姐绝对是搞家电产业的天才,营销之道的顶尖存在,这几年国内空调厂全部在涨价,毕竟通货膨胀的厉害,她就高调宣布五年不涨价。

    这还不是变相的倾销吗?

    李东盛和徐腾玩了一套很绝的体系,神州电器的各个品牌全部是tl采购、代工、物流和售后,小天鹅、容声、科龙、美菱只负责设计和营销。

    华银财团2010年撤出永乐电器,但早在2008年就乘机入股国美,两边都是第二大股东,渠道控制的很好,最好的位置,最便宜的营销成本。

    神州电器和天天商城的物流体系又是合并的。

    这一套体系就是专门为价格战设计的,没办法啊,老李94年就开始打价格战,要说价格战这套东西,李董事长还是徐腾的师傅,手把手教。

    科龙2006年才转行做空调,2009年就杀到行业第一的占有率和销售额,2012年,终于连利润也高居第一,占有率还是美的、海尔之和。

    价格战怎么了,倾销怎么了?

    神州电器集团这么些年,从国产杀到日韩,三星\lg在国内的家电业务都亏的扛不住,什么高端、中端,采购量低,成本压不住,光靠高端扛什么呀?

    再说了,lg有什么高端的,电机也是从三洋买的。

    要说资本操作,华银财团一直很强势,神州电器集团的电机业务此前一直是分离的非上市业务,亏本做中高端电机,支撑上市公司小天鹅,终于搞定技术问题,不比三洋、松下的电机差了,出口国外扬名立万了,立即换个“新电科技”的牌子去创业板上市。

    美菱做小家电怎么了,换个“美菱创意”的牌子照样在创业板上市,市盈率42倍的神股。

    做生意,无毒不丈夫。

    话说回来,不搞价格战也不行啊,国内产能过剩现象是真厉害,就拿px说吧,过去一直是要进口的,日韩新搞了多少go组织做宣传,限制国内px投产。

    结果也没用,永泰化工和三桶油在2010年集中投产4条线,不仅满足所有内需,还得去抢日韩新加坡在东盟的市场。

    永泰化工在马来西亚有一个80万吨的px项目,隔壁新加坡可是300万吨的产能,韩国更是夸张,居然有530万吨的产能,过去都指望向中国出口中国到2012年是2140万吨,永泰化工就占一半。

    px上游的pt、石脑油,也是爆表级别的产能。

    三桶油本身就够厉害了,再加上一个融资能力无限化的永泰化工,dg,过剩了。

    中日韩集体抢占东盟和亚太市场,大打出手,谁赚谁赔很难说,反正永泰化工凭借体量基本能稳住因为永泰化工的上游是fmg国际资源集团,永泰化工赔了,fmg国际资源集团赚了啊。

    日本还好说,韩国在海外能有多少石油资源,赔的最惨就是韩国,大财团有钱嘛,赔咯。

    新加坡本来有港口和地理优势,可永泰化工在大马的石化基地也是一样的港口和地理优势。

    徐腾当然知道产能过剩的问题,他就是故意不停,凭什么停止投资让日韩新台赚钱啊,对方投资,他也跟着投资,台塑搞pt,他也搞pt,比台塑更大更先进,硬拼。

    华银财团是家大业大,东边不赚西边赚,石化不赚,石油赚。

    日子不好过,没关系,炒股啊,股涨个20,今年就混过去了,韩国那些财团怎么熬过未来的几年,那就不是徐腾需要操心的事了。

    憋,憋死对手,你就赢了,死一个韩进,全球航运巨头就能赚钱了,死一个lg,永泰化工就赚钱了。

    什么叫去产能,真正的去产能就是憋死对手的产能。

    这些年,日韩台在大陆的机床产业捞了不少钱,光是台资的杂牌机床厂就有十几家,国内的杂牌厂更多,要去产能是吧,先憋死这些产能。

    徐腾从2009年进入机床业,前面几年都在整合,初步整合完成了,2012年就开始降价憋对手的产能,先将这些杂牌部队全部憋死再说产业升级的事。

    他不憋,大家都能赚到钱,都赚到钱还升什么级?

    什么叫自由市场经济?

    你钱多,你资本雄厚,直接将小玩家全部憋死,你就能赢得自由的市场需求。

    韩资和台资的这些机床企业能憋的发那科、西门子放弃中端数控机床市场,徐腾也能憋的韩资、台资放弃中端数控机床市场,憋的有经验、有技术、有客户的企业不干了,他就赢了。

    徐腾真正懂得做生意的真谛,那得谢谢三个老师,他跟王佦聊品牌、形象和团队精神,跟李东盛聊成本管控和价格战,跟梁纬艮聊产业整合和差异竞争。

    这才是他学着做生意的三位老师,和徐总、老蒋的关系都不大。

    所以,徐腾就学成了今天这样,他赚不赚钱不重要,重点是不能让竞争对手赚钱,做生意,能打攻坚战,能打三大战役,就坚决不能打成14年抗战。

    徐腾做了十年生意,客观来说,也是在华银财团当了十年学徒,天天跟着李东盛、梁稳根、王佦这帮人学做生意,十年时间,胜得过别人几十年。

    早就领悟了做生意的真谛。

    做生意,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有技术有装备有品牌有口碑有客户有格调,那又如何,我他妈能打的你赚不了钱,打的你生活不能自理,打的你关门倒闭。

    等你关门倒闭,你的技术,你的装备,你的品牌,你的口碑,你的客户,你的格调都是我的。

    所以,徐腾搞了这么大的银魅计划,基本也没什么可慌的,临危受命来搞中国的机床工业,更没什么可怕的。

    在汽车行业和匡特家族在宝福华联盟内部明合暗斗十年,对方不讲理,不讲智商情商的次数多的去了,徐腾依旧不急,直到有把握翻盘,他才立刻翻盘,没有任何犹豫。

    真正算下来,徐腾实际花了210亿欧元才拿下奥迪公司的全部产权和斯堪尼亚1/3的股权,而在2012年全球汽车品牌价值榜上,奥迪是120亿欧元,华腾公司旗下的捷豹+路虎总价值也接近110亿欧元。

    而且,徐腾还将自己好不容易才插入大众集团和保时捷家族之间的钉子拔出去,让大众集团有机会先安内,再攘外。

    这又如何?

    拿下奥迪公司和斯堪尼亚公司,加上华腾汽车,这就意味着徐腾用十年时间建成一家全球市值第三,中高端轿车、跑车、卡车、客车产品线完整无缺的中国汽车集团公司。

    这就意味着他赢了。

    徐腾对于生意的另一个重要领悟就是别在乎别人怎么想,重点永远是要做他自己想做的,他认为值,那就值!

    在英戈尔施塔特这座名副其实的奥迪之城,徐腾住了两天,没有去奥迪博物馆,一直是在罗芬希纳机床厂,中间也抽空去了卡斯托机床公司考察。

    人生总是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

    汽车、px,这些都已经是徐腾的过去式,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