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三章 风云上海滩(36)(2/2)
作者:吴安平
部即有人明确提出“保卫苏联”之口号,比历史上早了好几年
历史上,当“中东路事件”爆发时,中国国内才第一次出现大规模发苏浪潮,当时共产国际远东局明确要求**中央要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并组织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和拥护苏联的群众示威,而由于留苏学生王明已掌握**之最高权力,毫不犹豫就做出了积极响应
此时有所不同,共产国际并未就此向**施压,而且掌握**最高权力的也并非留苏学生派,所以虽然确实一些留苏学生,自发喊出了“保卫苏联”之口号,却没得到多大响应,而且因为此种言论刚一提出,便遭到了舆论围攻,**高层反而对此进行了压制
由于吴安平推波助澜,反苏大游行得以提前几年在中国上海出现虽然主导此事的,是张树声、国民党右派及其他青洪帮势力,但当这样的游行进行几次之后,受其影响,上海之工人运动自然而然便产生了分裂
普通人不会将苏联及**分割来看,因而原本受总工会领导的一些工人,因对苏联产生恶感,连带对总工会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当然,态度虽然有变化,却并非陡然敌对,而是当再有某些行动之时,许多人便不免会有抵触上海之**并未预料到会出现这等局面,因而等变化发生之时,再想补救已为时过晚
“白俄斗红俄”也是如此,虽证据不算充分,但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间接证明遭西北曝光的苏联驻华密探组织,确实在上海存在这自然令国人反感,因而又有一小部分工人,受此影响对**之领导也产生抵触情绪,进一步削弱了上海**领导下的工人力量
相对而言,“沪上大招工”的影响大在吴安平的指示下,辛逢馥等在招工时,以各种借口及限制条件,特意将上海总工会领导下的近三万工人招进了沪上工业集团
这些工人本有工作,但原待遇与沪上工业集团给的待遇却远不能相比,几乎相差一倍还多,他们自然愿意“跳槽”而原来那些雇主,则不免同样要紧急招工,补上空缺岗位,虽然他们抱怨甚至敌视,但辛逢馥有西北撑腰,且得到蒋介石支持,再多的抱怨及敌视也影响不到他
工人一进入沪上工业集团,便根据各人掌握之技能,由陇东集团遣沪人员进行分类培训这样等各项工程一竣工,他们便立时能派上用场当然,沪上工业集团也有下属的建筑工程部门,这部门招收的工人则要边干边学
正因为待遇好,且工作强度不大,所有被招进沪上工业集团的工人,都分外满意工作经他们一宣传,期待沪上工业集团二次招工的人便越来越多,而大浦东开发案刚公布时,沪上工业集团便专门就此做过说明,称招工人数将达二十万之多,现虽已招五万人,但还有十几万的缺口,如此好工作,自然让无数人动心
对于招的这五万工人,辛逢馥等其实是按照陇东集团在西北的例行做法来安置,并未明确表示沪上工业集团的员工,不得参与工人运动,但这些例行做法施行起来,产生的后果却实实在在将这五万人从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中剥离了出来这自然进一步削弱了**领导下的工人力量
“金库大劫案”一出,租界及华界的警员、巡捕到处搜索、盘查,使得**对工人的组织及发动都受到很大影响但这却是无法抗议的,因为无论怎么说,出了这样的惊天大案,盘查及搜捕行动即便再严密,也是具有正当性的,无论**、国民党右派、青洪帮势力、乃至租界各外国团体机构,都没有豁免权
上海之事纷纷扰扰,乱中生乱,谁都理不清看不明,相对外地各省而言,国共纠纷虽仍是国人关注之重点方面,但诸事杂陈,自然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国民党右派紧锣密鼓在准备“清党”,而**领导的各项运动却遭遇阻碍,上海**各领导人将精力分散到许多方面,自然对蒋介石的防备便有些松懈
在上海,**极为看重工人纠察队这支武装,蒋介石自然也是如此,他知道要想控制住上海的局面,必须先将工人纠察队缴械
四月九日,国民党右派之“清党”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拥护武汉中央的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和南京市党部,相继被蒋介石派人捣毁,其内部工作人员非打即抓与此同时,蒋介石下令查封了直接受武汉邓演达领导的上海总政治部机关,指责其假借名义,实际却在扶植反动势力,妨碍北伐进行
庆幸的是,此番一连串行动,被羁押者虽过千人,却当中并无一人殉命
三天后,即四月十二日,成立的淞沪戒严司令部正副司令白崇禧、周凤岐,在蒋介石的密令下,以制止械斗为名,利用青洪帮帮众做前锋,在一天之内顺利收缴了工人纠察队在各处的武装因前一天,汪寿华遭杜月笙诱捕,突然失踪,**猝不及防,应对无力,失去了自己的武装,并有三千多纠察队员及工运积极分子遭军队逮捕扣押
失去了工人武装,上海之**人,已然成为了蒋介石的俎上肉??四月十三日,**领导下的总工会组织示威游行,并发起罢工罢市活动,因其力量遭连续削弱,规模比起上月底及本月初冲击租界时,反小了许多这时,蒋介石已去了南京,在原来历史上,白崇禧等出动了军队镇压,并在冲突爆发之时,下令军队开枪造成了血案,但此时虽白崇禧虽仍出动了军队,却严令不得开枪,棍棒顿时成了镇压集会的最佳武器
棍棒根本打不散集会群众,反导致群情激奋,局面一度失控白崇禧心中抱怨,吴安平只管提出要求,却不知不开杀戒,国民党右派即便出动军队,也难以有效控制上海局面,或将演变成大规模动乱惨剧
但就在冲突越演越烈,白崇禧等再忍不下去,就待下令军队开枪之时,示威队伍最集中的几条街道,突然涌出大批的闲散人员这些人并不加入任何一方,只是在各处大声喊叫:“沪上工业今日最后一次招工,至下午…即止,大家快去啊排队排晚了,可就再遇不到这等好事了”
游行队伍先是一静,遽尔轰然喧嚣,无数人离队而出,在一些有心人的带领下,散入各巷弄街道,直奔沪上工业集团的各招募点而去棍棒、杂物扔了满地,就在一片狼藉之中,刚才还大声疾呼斗争口号并率队冲击军队警戒线的各游行带头人,与留在身边已是寥寥的数百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还要不要将示威继续下去
不过,他们已来不及多做考虑,一身冷汗的白崇禧等军队高层松过一口气,便将手一挥,顿时无数军人、警员一涌而上,拳脚、棍棒、绳索、镣铐齐出,将这些仍怔怔发愣的人都抓了起来
吴安平及夏听白当时就在近处,见“四?一二事变”之最大危机已安然度过,武力镇压并未演变成血腥屠戮,对视一笑,均知上海之行已达目的,是时候回归西北了
四月十三日,蒋介石在南京提前签发《清党布告》,宣布与**决裂布告称,已发现**人之谋叛证据,命各地之公安局或军警机关,将**之首要各人暂时分别看管监视,免予活动,防其叛乱,但各地仍要给予其和平待遇,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全体大会后再行处置
同日,蒋介石电令北伐军各军师长,立即拘捕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副主任郭沫若及军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朱克靖、林祖涵、彭泽湘、廖乾五等人,以及在师团连的各党代表及政治部指导员等跨党分子被公开指名通缉的**人达两百人之多,鲍罗廷、陈独秀等首当其冲,高居通缉榜单之最前列
当然,这里所说的“和平待遇”,不过是对外一种说辞而已对强力政治之运用已得心应手、驾轻就熟的蒋介石,既然将**人视为“叛乱”分子,自然就不会在意下面的人用什么方法去“待遇”这些人了不过,为对西北有一交待,他还是在电令中列出了一条特别要求,指明“如无必要”则不得妄开杀戒
并且,蒋介石暗示,各部可多抓些人,他已准备给西北送一份“大礼”,看吴安平是否有福消受
同日,在上海,沪上工业集团发表布告,称所需十七万人已尽数招够,将派出数百支采购小组,为十七万员工采买衣料、食品等生活物资,每位员工限额十块大洋,作为第一次发放之福利
在数千人手持大把银钱,走街串巷大肆采买生活物资之同时,上海开市
二四三章 风云上海滩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