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旗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国人当自强(1/2)

作者:浪子刀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国人当自强

    虽然杨少宗极度不愿意和***汽车公司合作,但他必须承认,***经济泡沫给***经济产业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日产汽车株式会社在这个阶段的情况非常艰难,马自达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日产在现阶段给出的谈判诚意非常大,甚至可以用技术转移的方式进行合作,同样愿意以技术转移方式合作的***汽车企业也绝不止日产一家。

    1992年8月,随着国内市场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杨少宗必须返回国内主持大局,华康盛和中旗资产管理公司自一汽外聘的徐建易车辆总工程师负责同日产继续洽谈,由于协议方涉及到裕华汽车,裕华汽车方面也派人一起参与谈判,同时继续和美国通用汽车接触。

    ……

    1992年是中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最折腾,也最热闹的一年,这一年里,大量的人下海,他们被称之为“92派”,也就是在这一年,一个44岁的印尼商人黄鸿年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国内市场。

    这个人是印尼第二大财团金光集团的黄奕聪的次子,却是在国内长大,还曾经在山西插过队,凭借对国内市场的熟悉,他在香港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改了名字称之为“中策”,寓意要为中国改革出谋献策。

    中策公司除了黄鸿年外,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金光集团和摩根士丹利都是重要的股东,而黄鸿年无疑是最主要的灵魂人物。

    回到国内,黄鸿年将目标盯住了那些资产良好的国营企业,并且很快就收购了太原橡胶厂,当时中旗就这个事情已经和山西省委谈了一段时间,因为后来吃下了另外一家橡胶厂而作罢。

    中旗当初从接触到谈判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实际考察用了一个月,最终谈具体的价格条款用了小半年,拖拖拉拉的谈着,黄鸿年的中策公司不愧是港资企业,作风很大胆,一个月的时间就搞定了。

    他自己感觉赚钱很容易,于是在国内大肆收购国营企业,甚至在杭州和泉州进行了大范围的打包收购,效率之高,规模之大,足以让人惊讶的下巴无法合拢。

    中策效应很快就被媒体抓住,相比作风低调,基本不在收购兼并过程中接受媒体采访,谈判过程也经常和市委采取拉锯战策略的中旗,中策公司显然更有轰动效应,最重要的一点——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是乡镇企业,而中策是外资。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中策几乎能比中旗公司以更低价位,甚至低四五成的价位拿下国营大厂的原因。

    当初,江西省委在太原橡胶厂上给中旗的价码是两千多万,给中策却只要一千万,原因很简单,他们盲目相信外资,以为外资就代表先进。

    从4月到8月,中策公司一口气在国内收购了一百余家国营企业,其中有一半都曾是中旗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这让还做梦继续讨价还价的管靳生和华康盛很恼火。

    最让人恼火的是中旗资产管理公司一贯是很负责任的,基本都有三包——一包不下岗,二包扭亏为盈,三包继续投入,而中策公司一个承诺都没有,拿下这些国营企业的价格还非常低廉。

    三包的中旗资产管理公司要出资2000万,中策只需要1000万,这才是让管靳生骂娘的地方。

    就在这种特别危及的情况下,杨少宗放弃自己在***和香港的所有谈判,马不停蹄的飞回了国内,当时淞州市委和深州市委都在找杨少宗,大体的意思差不多——麻烦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出来救市,从五月开始,淞股就一路暴跌,从1429点暴跌到386点,从8月10日的深州风波后,即便有中旗撑着大盘股深发展、深万科,深州股市照样是一路狂跌。

    杨少宗管不了这些,他自己的老巢都被抄了,他能不急吗?

    中策就像是长了眼睛,连续拿下的项目都是中旗事先保留的后续收购项目,最让杨少宗气愤的地方和管靳生一样——中策的拿价太低,低的让人发指。

    1992年8月27日,就在中策拿下杭州啤酒厂的这一天,杨少宗以最快的速度飞回淞州,直接转机到了宁州,下午就到旗山。

    这个时候,杨少宗真心希望旗山能有自己的机场。

    ……

    三个月的久别,此时的旗山还是那样的充满活力,整个城镇都在快速的发展中,回到旗山,杨少宗甚至来不及回镇里开个工作会,直接就去了中旗大厦。

    在中旗大厦,大家也早已都等着呢,所有人都很着急,连李兆棠也紧急被请到了中旗公司。

    在中旗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里,管靳生、胡祖铭、李兆棠都在,华康盛在东京,现在回不来,杨建林、肖爱华、郑树桐等人也在,萧薇则是和杨少宗一起回来的。

    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杨少宗一坐下来就和管靳生道:“管总,将中策收购下去的清单都拿给我看看,看看他们到底花了多少钱!”

    管靳生就在杨少宗桌子上那一堆搁置了很久无人过问的文件薄里找着,边找边道:“前些天就让人准备了一份搁在这里了……诺,找到了。”

    说着,他拿出厚厚一叠的资料交给杨少宗,又道:“中策根本就是一个皮包公司,连基本的兼并、审计部门都没有,纯粹是看准了低价收购,收购完就转手到海外注册地的皮包公司,再注入他们在美国纽约的上市公司。他们这种操作模式很可疑,根本不打算长期持有,就是上市卖热点,然后转手国外的其他专业公司接手。最气人的是他们的收购策略方向和咱们差不多,盯准了水泥、啤酒、电缆、轮胎这些容易搞活的公司做,还有一大堆经济专家在后面叫好。”

    李兆棠这时才忽然开口道:“给了钱的,请吃了饭的,前段时间来找过我,我总觉得这里有问题就婉言谢绝了!”

    杨少宗估计也差不多,就坐下来细细翻看管靳生提供的资料。

    情况还是很惊人的,黄鸿年收购的一些目标基本都属于国家重点骨干企业,连中旗公司当初都没有资格过问,特别重庆橡胶轮胎总厂和大连橡胶总厂,这两个是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骨干企业,中旗公司当时想要,对方拒绝了。

    实际上,市委方面是同意的,关键是企业和主管部门不同意,而且还要上报中央,怕捅出事情的中旗公司没有继续活动下去。

    结果都便宜了所谓的外资企业。

    这让杨少宗很吃惊,全部都是市长工程,企业也非常激动,好像成了外资企业就很了不起,实际上都是引狼入室,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在黄鸿年辗转南方的同时,其收购的几家轮胎企业已经打包纳入百慕大群岛注册的中国轮胎控股公司名下,然后就在纽约上市。

    至于国内理论界和传媒界对这种收购的赞赏就有点上纲上线,称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时代产物”,看到这一切,杨少宗头疼的有点难受。

    沉默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做了一个决定,和李兆棠道:“李院长,关键时刻啊,要麻烦您实事求是的写一篇经济报告,然后想办法刊登在咱们省内的报纸上,我想……尽快时间去首都找容副总理汇报情况。”

    李兆棠点头同意,道:“这种情况是不能这么继续下去,我们国企改革的关键是抓大放小,如果连这种骨干企业都要打包卖给外国,我们还有必要实施国企改革吗?全部卖掉不是最简单的事情?”

    杨少宗赞同道:“就是这个问题!”

    中策对于中旗资产管理公司的威胁是非常直接的,如果中策是涉足其他产业,那就罢了,偏偏两者的整合目标是完全一致,都找最容易扭转局面的几个产业下手。

    郁闷的是对手是外资,虽然是拐卖孩子性质的外资,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却绝对不是它的对手。

    杨少宗一回来,大家就有了主心骨,关键是杨少宗定了一个基本对策——直接攻击,原先,管靳生的想法是同样在香港注册一个皮包公司,用一样的招数和中策公司对打。

    这不符合中旗公司的长远利益。

    杨少宗不打算这么做,他要直接和中策公司正面交火,而且,他要打一场大战。

    生意场上,没有什么事情是非要得罪对手的。

    这天晚上,杨少宗给香港新世界集团的郑裕彤打了一个电话,麻烦他给李超人转个话,中策公司的生意是危害国家民族产业的,必须要予以阻止,如果李超人不愿意介入这么麻烦的事情,那就最好早点脱身离开。

    就在他打电话的第二天,杨少宗已经抵达长江市和省委副***周长安汇报这件事,随后就在周长安的联系下,火速乘坐飞机前往深州,因为容副总理正在深州视察股市。

    容副总理是很狠的,到了深州,深州市委***就被迫因为8-10风波引咎辞职,在这种事情上,他历来是真的铁手不留情。

    到了深州,杨少宗就和容副总理就这个事情做了汇报,将管靳生提交的资料全部交给国务院。

    情况是很明显的,中策公司根本就是一个皮包公司,全然没有任何长期经营这些实业的能力,唯一的能力就让这些企业从原有的体制中脱离出来,直接踏入市场经济的大潮,而最终买单的都将是国外那些巨头企业。

    如果说是直接和国外的行业巨头合资,那没有问题,卖给对方也没有问题,如此低价贱卖就是问题了。

    杨少宗不惜得罪某省的省委***直接点名了一件事,当初太原橡胶厂给他们的报价是两千余万,而且得承诺三包,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外资的空壳就降低一半的价格,什么都不用包,连职工也不包。

    这是不是问题太大了点。

    如果中旗国际投资公司也转回内地这么搞,那国家到底要流失多少资产?

    比起中策,中旗国际投资公司至少已经是一家在香港很有实力的专业投行,正在寻求从三菱银行收购港资银行,实现向摩根士丹利的过渡。

    所有的汇报都是在车上进行的,杨少宗是紧急和周长安副***一起上了车,而这辆车要开往的下一站是广西南宁。

    容副***这一次的目标不仅是要查一查8-10深州股市风波,更重要的是逐个省的劝说,说服各个省委***同意采纳他提出的分税制,如果不同意,中央财政是要破产的,这个结局肯定不是大家敢于面对的。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