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危险吗?如果这件事本身就有关的话……
“这话听起来,你对我很放心?”
既然是连叽盐碧都能够想得到的事,那个人当然不会想不到。
“我不是对你放心,只是对碧学姐放心而已。”
这个回答让叽盐碧的脸瞬间红了起来。好在现在正是夕阳西下,没有被人发现。
“好,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来说正事。”从笔记本的音响中,好像传来了某些翻查资料的声音,“我们确实发现了多起爆炸事件,由于暂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只有警备员和风纪委员收到了消息。不过……”
“不过?”
这个转折,显然不代表着什么好事。
“爆炸的威力在增大,照这个趋势下去,恐怕不用多久就会引起切实的破坏性事件。”
“也就是说,之前的那些果然是在实验,可以这么理解吧?”
“我很想否定,但很不幸。少年,你说得没错,和我们的结论完全相同。”
海原光贵想了接近一分钟左右。叽盐碧不敢打扰他的思考,只是安静地站在一边。同样,通话的那头,那个人也是如此。
“你们有什么预案吗?”
“很遗憾,没有。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任何线索。”
“没有线索?”
海原稍稍挑起了眉毛,这个答案太过意外了。
“没有嫌疑人,只有在爆炸发生时才能侦测到引力子加速现象。这种情况下,太难寻找线索了……”
咦?
“等一下,你刚才说了什么?”
海原光贵立刻打断了对方的话。
“什么说了什么?啊,引力子加速现象是吧。没错,我说了。在每次爆炸发生时,我们都侦测到引力子加速现象。这应该是爆炸的起因,这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情况,警备员和风机委员公布已经全部收到了这份分析报告。”
“我问个问题,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到的?”
这似乎是个完全的题外话。连通讯另一头的那个人都好像因为海原的问题太过意外而缺乏准备。在通讯中,甚至听得到她(?)翻找东西的声音。过了大概2分钟之后,才听她(?)说道。
“因为区域内侦测到的引力子数量增多了。引力子的数量本身应该是不会变化的,所以这种现象应该是引力子的运动速度变快,导致单位时间内侦测到的次数变多了,大体上只能这么解释。”
“我觉得你们应该重学物理学。”海原光贵毫不客气的抛出了这样一句话。“否则你们下次也许就会去寻找超光速光子。”
这话确实非常不客气,但就连通讯的那头也没有传来反驳的话。因为海原光贵后面提到的这个比喻,显然是大有问题的。
光子是光速运动的玻色子。光子超越光速?这显然是太过胡说八道的想法。那么,海原的这个比喻……
“看来我得给你们做一下科普。引力子运动方程是爱因斯坦场方程按弱近似展开之后得到的光速粒子的运动方程。理论上,它应该是一个自旋为2的玻色子。明白我想说什么吗?”
“……”
说到这里,就连叽盐碧也听明白了。显然,他们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
引力子是绝对无法被加速的。因为它的运动速度和光子一样,是速度的极限——光速。相对论决定的定域性,使得它根本不可能存在一丝一毫被加速的可能。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说明引力子的数量的确是增加了。那么,什么才能使引力子数量增加?有这种可能吗?”
这个问题应该不需要回答。因为原则上,是不可能的
一下子,整个事件都陷入了某种迷局。
“这回是理论限制了我们能够观察的东西……吗?”
通讯的那头,对方如此感慨道。但这随意的一句话,却让海原光贵的脑子里闪过一些什么念头。
他没有能够把握住着一闪而过的念头,但是……应该是某些关键性的东西才对。
到底是什么?
怎么想都没有结果的海原光贵皱起了眉头。这明明应该很重要,但为什么就是想不起来呢?
此时,海原光贵的手机铃突然响了起来。拿出手机一看,上面的通话人姓名让他不由一惊。
通话人的姓名居然是食蜂操祈,那位常盘台的女王。
向叽盐碧少许示意之后,他接起了这个电话。不过很奇怪,从头至尾,他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听着对面在说的样子。
怎么回事?
刚才这么想,叽盐碧忽然看到了让她意外的情况。
(笑了?)
是的。海原光贵居然笑了起来。
是那种所有认识海原的人都知道的,他那不含有任何笑意的,让人感到背脊发凉的笑容。
究竟电话那头说了什么?
叽盐碧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
上传者注:“我觉得你应该重学物理学”,这也是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的主角是理查德·费因曼。那是在一次会议上,理查德·费因曼、朱利安·施温格先后上台讲场论。先是施温格上台,讲了半天,在座的只有量子力学头号象征的玻尔在点头。虽然大家都没听懂,但既然玻尔点头了,那大家自然也就认为对了。然后费因曼上台,也讲场论。讲完之后,玻尔当场扔下了这句“我觉得你应该重学物理学”。后来认为,这其实恰好说明了费因曼和施温格这两位顶尖物理学家的特点。施温格的数学水准极高,论文严谨而精确,但难度较大,因而只有一些超一流的顶尖物理学家能够理解他的理论有多么漂亮。而费因曼呢?基本上,他是个大舌头。信条是“不管理论中有多少对的多少错的,总之讲了再说”。所以他的所有演讲,基本都是对的错的一起来,一股脑地上去先把人砸晕再说。这一点,不论他的同事还是他的学者都深受其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