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气运的根源(2/2)
作者:龙升云霄
没有真的气运等于运气,难道真的等于?”
萧离目光看向白皇后爱玛,“你继续说。”
“说完了。”
“告诉我具体表现。”萧离皱眉问道:“比如说他们是如何突破瓶颈的,我不相信山达尔星人会不研究这种现象。”
科学和迷信的区别在于科学发现了现象,不管这个现象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会去研究它,弄明白它的原理,哪怕是实在弄不明白也会衍生出一大堆基于这种现象的猜测,而迷信就在于。不管这种现象是有利还是不利,都会退给位置,有利是神的恩赐、不利是魔鬼或者神的惩罚。
“莫名其妙。”白皇后爱玛说道。
“莫名其妙?”
“是的。”
白皇后爱玛接着说道:“就是莫名其妙,不存在固定的突破,可能是某个人突然发现了某种对突破有着重大意义的发现,可能是发明、也可能是公式之类的,而这种发现也不存在固定某种职业。”
“它可以是宅男、也可以是上班党,还可以是学生。虽然科学家会更多一些,但并不是百分百的。”
“在山达尔星人的内部。往往叫这些人为幸运儿。”
“幸运儿?”
“是的。”白皇后爱玛说道:“被叫做气运眷顾的幸运儿,对于这类人,山达尔星人曾经研究过,但这种人往往如同流星一样,一闪即逝,在释放出自己的灿烂光辉之后就湮灭于众人。”
“气运、运气……。”萧离的心被触动了。他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团团线索捆在其中一样,明明只要抓住一根线索就可以把整个谜底都掀开,但他越找,线索就越乱,到最后。干脆变成一团乱麻。
“到底是哪条线索……。”
萧离呢喃着,他想找,但是找不到,他在心里和主神沟通,“主神,告诉我,我到底缺了什么线索?”
“你不是不让我读取你的记忆吗?”主神的声音传递过来,“怎么现在允许了?”
“我之所以不允许你读取我的记忆,是因为我需要**,但我现在觉得我考虑的问题比我的**更重要一些,所以放开了,反正对于你来说,我在你面前也没有什么秘密。”
“但你想要知道的我并不知道。”主神的声音传递到萧离的脑海里面,“五维宇宙并没有气运的概念存在,不存在帮助低等文明就可以增加气运、然后利用气运提升自己的科技了,如果有,那么五维宇宙的基调就不会是毁灭和征服,而是爱与正义了。”
“但我觉得气运这种东西更像是一种奖励。”
“奖励?”
“你不是玩过网游吗?”
萧离听见‘网游’这个词语,所有的迷雾瞬间被拨开了,他激动了起来,“你点醒了我,这气运,很像是网游。”
“网游里面,玩家做一个任务就会得到酬劳,而同样的,你扶持一个文明,同样会得到酬劳,不过这个酬劳是气运,而气运的作用就是帮助该文明突破科技上的瓶颈。”
“山达尔星人的猜测是正确的,气运,极有可能是天神文明弄出来的。”
一根一根的线串联了起来,一个猜测浮现在他的心头,“假设气运是天神文明制造出来的一种奖励机制,那么天神文明通过这种奖励机制来使宇宙的主题保持正义与和平。”
“毁灭文明,等于削气运、扶持文明,等于增加气运,所以文明为了突破自己的科技,从而选择扶持,而不是毁灭。”
宇宙中,毁灭天然比扶持有市场,五维宇宙中,神级文明大战导致了五维宇宙的毁灭,地球联邦所在的本宇宙中,黑暗森林打击源源不绝,但在漫威宇宙中,基调就变了,变成爱与正义、变成扶持了。
难道真的是文明的特性不一样吗?
当然不可能,如果是,那么山达尔星人扶持附庸文明就不会仅仅只是将附庸文明当做是自己的后勤使用了,也不会在交给附庸文明的科技中,使用种种手段来限制附庸文明,甚至是在暗中毁灭不听话的附庸文明。
一个真正充满爱与正义的文明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只有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文明,才会选择一面扶持低等文明赚取气运一面压榨低等文明。
而那些低等文明也时时刻刻的想要反抗山达尔星人,可以说文明本身不存在正义,如果硬要划分的话,那么所有的文明都是邪恶、都是罪恶的。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漫威宇宙整体上呈现和平,哪怕是脆弱的,都要归功于气运,否则的话,山达尔星人早就无限制的扩张自己的领地,将宇宙中各个星球都纳入自己的资源范围,当然,如果没有气运的话,山达尔星人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
从这里来看,气运的初衷是为了维持宇宙的和平,使漫威宇宙不至于像五维宇宙那样充满战火、最后导致一个维度宇宙的毁灭,也不会像地球联邦所在的本宇宙那样充满黑暗森林打击。
但马上,萧离就产生了新的疑惑,“但如果真的是维持宇宙和平的话,那么灭霸是怎么回事?”
灭霸是漫威宇宙中邪恶的魁首、战争的发动者,他毁灭了一个又一个文明,使宇宙充满战火,按照天神文明的气运设置,灭霸应该受到了惩罚才对,但从灭霸目前的表现来看,根本就不像是受到了处罚一样,反而力压以山达尔星人为首的新星军团和诺方军团,这和他的猜测不符合。
“从漫画中来看,灭霸发动战争,是为了讨好死亡女神,而死亡女神应该也是天神文明中的一员,也就是说,假设我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毁灭文明带来的气运可能不是减少,而是增加。”
“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的情况,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天神文明内部产生了歧义,至少在对漫威宇宙的定位中,天神文明产生了歧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