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让吕克吃惊,他完全可以肯定了,这个剧本就是出自杨奕辰之手,他对整个剧本的熟稔,让吕克·贝松不得不相信。
而且吕克·贝松还发现这个孩子的镜头感特别强,不是演员对于镜头的感觉,而是导演掌控画面的那种镜头感,仿佛剧本已经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一部电影一样,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天生的导演,不过这样不就没自己的事了吗。
可是再自己问下去又知道杨奕辰对于拍电影一无所知,吕克·贝松可能自己也没发觉,他说着说着就把这个孩子当成了一个成年人来对待了,居然还想着杨奕辰对电影的拍摄有一定的了解。
既然杨奕辰是货真价实的剧本编剧,那四人众也就只能乖乖认了,就当长见识,算见识了什么叫做天才,这辈子也没想过和一个六岁的孩子谈剧本吧。
吕克·贝松在接受了那个和他想法不谋而合的杨奕辰是个孩子的事实之后才真正撇开了年龄的拘束,和杨奕辰聊起电影来。
刚才只局限于电影的内容,杨奕辰可以生搬硬套,可是要说对电影的理解,他那点东西就不够看了,说班门弄斧都欠点,这就真的恢复到一个孩子和大师的差距了,所以,杨奕辰就只有听的份。
高蒙四人众是上午找来的,等李玄锡回来以后那就得略尽地主之谊,招待一餐啦,何况他们还是带着合同来的,不过见到杨奕辰后他们才发现,剧本的主人没有签约的权力,那就得好好的和监护人谈谈了。
似乎中日韩都喜欢在饭桌上谈事情,吕克他们自然也入乡随俗,高兴的奶奶弄了一桌丰盛的午饭来招待这帮子外宾。
李玄锡乐团指挥的身份果然镇住了这几个法国来的鬼佬,单单饭桌上随便聊了会音乐就把他们的气焰彻底灭掉,当然人家本来也没带着什么特别的态度来的,可是法国人那种浪漫的性格对于艺术的追求似乎让李玄锡这个乐团指挥的话特别有分量。
合同的事好说,该杨奕辰得到的利益自然不会少,可是如果真的要想从高蒙公司手上夺得一些另外的份额,比如如果身为一个新人编剧,想像其他小说那样威胁公司,要求票房分成之类的,貌似别人也不是傻子。
李玄锡在用音乐征服了这帮法国人的同时,奶奶的手艺也征服了他们几个的胃,双方的关系一下子就密切了许多,为后面的签约打下的良好的感情基础,起码没有刚开始那么尴尬了,其实真正尴尬的也就杨奕辰和高蒙四人众,奶奶和李老头根本就没觉得有什么好尴尬的,毕竟他们又不是当事人,孙子能有出息,高兴是应该的,就算这一次没成功,按着杨奕辰的年纪,机会有的是,他们这俩老人才不急呢。
在李玄锡监护人的同意下,杨奕辰把《leon》这部电影的事给搞定了,总算没有出太多问题,除了被四个人好好的审问了一遍外,顺利的签约了,然后真正的拍摄就没有杨奕辰的事了,因为就这么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他就知道自己真的只能当文抄公,拍电影,省省吧。
不过吕克·贝松似乎对杨奕辰非常感兴趣,居然要给杨奕辰安个名誉副导演的职位,到时候拍摄的时候拉着杨奕辰一起,按照吕克的说法,和杨奕辰在一起交流能让他发现大量的灵感。杨奕辰觉得这个算童心未泯的大男孩真的想法是要仔细研究一下自己的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想法吧。
虽然遇到了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状况,找到的编剧居然是个学龄前儿童,但是吕克·贝松他们这一行的最大目的已经达到了,顺利把剧本给正式签下来,之后的筹备工作还有的忙,所以几人下午就告辞买机票飞回法国了。
一路上四人都在不断的讨论着杨奕辰的事,剧本确实是杨奕辰写的这没得跑,但是一个孩子是怎么写出这种包含了社会阴暗面的东西的剧本的呢,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了一路,在头脑风暴法的强大力量下,居然给他们脑补完成了。
吕克·贝松提出,这个孩子是孤儿,所以剧本里玛蒂尔达一家的惨剧就说的过去,里昂的原型杨奕辰也说出来了,而那种朦胧的感情对于一个孩子,可能真的是误打误撞,把玛蒂尔达与里昂的关系给写活了。
不过让高蒙代表很郁闷的是,合约中对于杨奕辰身份的保密的项目,一个很好的宣传点被堵上了,谁叫人家的监护人强烈反对呢,这下就没办法在宣传的时候拿杨奕辰这个编剧的年纪来说事了。
一切搞定,皆大欢喜,杨奕辰解决掉一个剧本,但是一想到还有六个还悬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会像这几个法国人一样找上门来,他就头痛不已,想那么多也没有用,到时像现在一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那六个剧本正乘着邮轮在海上飘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