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都市言情 > 为官

第三十五章清晨即起(2/2)

作者:守山大熊

视察,如果说和如今省里正在积极向中央提请立项的联省铁路项目没有关系,杜言真是怎么也不能相信!

    可这恰恰正是杜言最为担心的!

    一想到当初楚平提出的原本可以让河西省在未来的内陆经济桥战略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联省铁路项目最终却被砍掉,杜言意识到,做出这么一个决定的那些人,绝不是因为无知短视才会做下这种决定,想到河西省在后来多少年一直如同输血般为周边和南方省份提供低阶段资源,杜言已经渐渐明白,联省铁路项目的下马和楚平最终悄无声息的退居二线,其中牵扯到的,会是怎么样的利益博弈。

    可是现在,郜克似乎大有就着楚平当初的这个计划为自己在河西省省长任内的政绩大书一笔的势头,而他的突破口显然是在太华。

    杜言知道,按照传言当初担任河西省副书记的郜克原本是接替楚平的有力竞争人选,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个人交易在其中暂且不说,只从为了能让铁路项目能在自己离任之后继续顺利推行,楚平也很愿意推举郜克接自己的班。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最终接替楚平河西省委书记职务的却是从中央空降下来的冯振怀,只从这一点上看,郜克与冯振怀之间是不可能没有矛盾的。

    郜克虽然因为竞争省委书记失利落了下风,可他的年龄却并不很大,如果在这一任上能有所成就,那么下届换届的时候就未必没有机会在于冯振怀一较高下,实在不行也还有异地提升,到别的省去担任省委书记的机会。

    可这对冯振怀来说就不同了,做为一个空降书记,按照很多人的说法他的到来其实不过是中央一种权衡之计,毕竟当时竞争河西省委书记这把宝座的人个个都不容小视,在那种时刻为了平衡关系冯振怀才有了这么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也正因为如此,冯振怀如果不能在自己的第一个任期内迅速树立威望建立起有效的权威,那么他的处境就会变得很微妙了,虽然省市党委书记连任两届几乎已经成了惯例,但是因为能力问题或是派系斗争而只任一届就要换地方的也未尝没有,而凡是这样被调动的干部,几乎已经意味着仕途之路已经走到了终点。

    那么冯振怀为了能在与郜克的对抗中胜利,借着某些利益集团不希望河西省脱离出他们的控制,对郜克寄予希望的联省铁路项目予以打压就成了很大的可能。而受到这种打压直接影响最大的,势必是平陵以至太华的发展!

    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杜言很难想象在郜克对太华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冯振怀会只在铁路项目上给郜克使绊子,也许在冯振怀看来,整个太华的变化都可能会成为郜克向自己挑战的资本,那么冯振怀会怎么干就不难想象的。

    更重要的是,那些在前一世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河西省经济发展的利益集团,一旦真正意识到太华在未来内陆跨省经济桥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就未必不可能会故技重施,再次利用手里的权力,做出阻止河西省发展的事情来。

    甚至即便是为了冲顶而对政绩十分重视的杨伟民,也可能会在这种关系到众多方面利益的博弈当中选择牺牲河西省的利益,毕竟对杨伟民来说,在河西省的政治经历,不过是他仕途进步必不可少的阶梯,而不是某种必须完成的使命。

    坐在床上想着这些的杜言感到额头隐隐作痛,他有时候也告诉自己这些想法也许只是杞人忧天,或者事情完全和他想象的不同,可是前世的那些经历和后来多年的事实却一次次提醒他,自己的这些想法也许恰恰正印证了多年后的很多事情。

    就如同崔建斌最终被确定实际上是杨家给杨伟民在河西省安排的前锋一样,杜言内心里知道自己的分析也许已经很接近真正的现实。

    那么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郜克的太华之行已经越来越近,而他现在却无奈的在远隔千里的申城,即便想到了可能会发生什么又有什么办法,自己难道有机会去搅入冯振怀与郜克这种级别的斗争么,更勿论这其中还有着远比这场斗争复杂得多的各方势力之间的博弈。

    杜言轻轻叹息一声,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那么无力,即便是在当初面对崔建斌时,他也没有这种茫然的无力感,这就如同站在拳坛上面对一个强大无比的对手,他即便已经完全看透对方出击的方式,可是在不成比例的力量悬殊面前,他却依旧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对自己拳打脚踢,却毫无还手之力。

    “怎么能这样!”杜言心里一阵厌烦,他随后挥拳狠狠砸在身边的床头柜上,随着“咚”的一声闷响,床头柜上的一支钢笔被震得滚落地上。

    杜言苦笑着弯腰拾起地上的钢笔随手放好,当他的眼神不经意的掠过床头柜上摆放的敞开来缺了一页的笔记本时,他的眼睛不由一亮。

    这缺少的一页正是之前他与宋佑勃的秘书小高互留电话时随手撕下来写上自己号码的,这让杜言不禁想到了在这一切其中看似颇为低调,却隐隐的总是能看到影子的宋家。

    如果说随着改革逐渐形成的由权钱结合而形成的特权阶级,在这场遏取财富的盛宴中都赚了个钵满盘满,那么伴随着着这种权力掠夺的,则是底层大众对这些特权阶级看得越来越透彻,和越来越刻骨的憎恨。

    虽然权贵们从来没有因为底层民众的这种憎恨感到过良心上的不安而有所收敛,可这种财富越多名声越坏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得失交换。

    而就在这些捞取了财富却坏了名声的权贵之中,即便是某些根正苗红的伟人后代也是在所难免,可是就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集团里,却也并非完全如此。

    宋家就是这少有的例外之一,即便是在后世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宋家的异常低调给他们带来的除了还算不错的名声之外,就是更多实际上的利益和便利。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