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管理,砖块水泥的基建,让村民拆除了不少,村委会也管不过来,整个大棚基地,可以说彻底荒废,里面长满了杂草,土地坚硬,板实,已经很久没有翻整。
一共有五座大棚基建,其他的土地,有村民种上了其他的作物。
余武峰大致估量了一下,这里的大棚都是按一亩土地的规格来进行修建,五座大棚,就是五亩多的土地,整个承包下来,投资似乎有些过大,以目前筹到的资金来看,可能会吃不消。
不过,具体承包价格,还得去村委,找村长问问。
想到这里,余武峰便往回走,回家的路上,手机接连收到两条短信,分别是王小飞和张扬发来的,大致内容是说,需要的钱,已经转入指定帐户,注意查收。
余武峰笑笑,给两位同学回了信息,非常感谢两人的慷概解囊。
五分钟后。
余武峰回到家,父亲正在屋边的堰塘钓鱼,身后立着宽大的遮阳伞,抵挡阳光的直晒。
余武峰走过去,父亲身前放着两根斑竹鱼竿,浮漂远远的飘荡在水面上,风一吹,随波荡漾,老人细细的吸着烟,眼睛仔细的盯着水面,等着鱼儿的上钩。
“爸,这堰塘没人承包了?”余武峰蹲在旁边问。
“你还想养鱼……这鱼塘不关水,要漏,秋冬季,枯水期,就干了,还得去河里抽水上来,没人愿意花那钱。”父亲看了眼儿子,注意力又转到浮漂上。
“爸,现在村长是哪个?”
“还能是谁,还不是那个李盛全。你问这个干啥?”
“我打算把晒场坝那边的大棚包下来。”
“诶,去吧,这会在家。别空着手去。”父亲提醒着说。
“嗯,那我先过去了。”余武峰站起来,往家走。
父亲望着儿子的身影,叹口气,伸手去抓鱼竿,水里有鱼儿咬钩。
余武峰回家换身衣服,出了门,先去村口伍老板那里,买了烟酒作为礼品,然后才去村长家里。
村长家在村南边,要翻过一个山坡,十五分钟后,余武峰找到村长家,也是大院子的三层小洋楼。
“李叔。”余武峰递上烟酒,对开门的中年人说。
“哟,这不是老余家的大小子嘛?你看你,来就来嘛,还带东西,太见外了,那什么,屋里坐,屋里坐。”李盛全接了礼品,笑容满面。
余武峰跟着李村长走进屋里,李村长将烟酒的袋子,顺手放茶几上,帮落坐的余武峰倒了杯开水。
“什么时候回来的?部队生活还好吧?”李村长问。
当初余武峰入伍,还是李村长在广播里通知的,入伍政审相关手续,他帮了不少忙。
“还好,刚回来几天。李叔,我想问一下,晒场坝那边的大棚,村上打算怎么处理?”
“你要承包?”李盛全意识到什么,没有直接回答余武峰,反而疑惑的望着年轻人问。
“嗯,我这不退伍了嘛,打算搞点大棚。”余武峰点头说。
“好,年轻人,有干劲,不错。”李盛全心里一喜,赞赏一番。
晒场坝的大棚,荒废在那里,每年都是要补偿村民用地款,没有老板投资,这笔钱,就得村委财政出。
可以说,大棚这个累赘成了压在村委财政收入上的重担,村干部成员,都想着法儿,要将这个包袱,丢出去。
事实上,一开始村委成立大棚经济项目,是真心想搞好农村经济建设,把郑家村整体的农业经济带动起来,让更多的村民,看到大棚种植的优势。
最开始的老板投资,都是一万一亩土地的使用费,结果吸引来的老板,大量资金投入,一直没搞好,承包费从一万,降到八千,六千,一降再降,吸引新的老板投资大棚,都是无人问津。
村委班组织,都对这个大棚经济项目失去信心了。
现在余武峰找上门来,有意愿承包大棚,这让村长李盛全,再次看到了希望。
李村长先鼓励赞扬了小伙子一番,喝了口水,又开口缓缓说道:“原本,一个大棚一年的土地征用费是五千,我也不瞒你,这边大棚一直没搞起来,来了几个老板,前后搞了几次,都亏了钱,现在这大棚也都是荒着。”
“不过,我们村响应县里新农村经济建设,贯彻扶植农民科技种地,科学养殖的精神,对承包费价格做了调整,一个大棚是三千一年,五个大棚要一起承包,要签五年的协议。”
“小余,你是我们郑家村本村人,既然有这方面的魄力,承包大棚,是为提高村里经济增长的好事,村上肯定大力支持,你看这样的条件,能接受不?要是有什么困难,你说出来,我跟村委的干部,再商量。”
村长眼神中充满期盼,心里是极其希望年轻人一口答应下来。
李盛全一口气说完,征询的目光,看向眼前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