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提点刑狱》免费阅读!

第077章 论道(1/2)

作者:推官

    第077章

    论道(过度章节,不要订了)

    ps:此章过度章节。为免大家有受骗上当之感,还是不用订了,请支持推官的第一章vip,谢谢。

    李一的墓被安放在临平山脚下,正对了李一原来的住所,不过离得有点远,楚越的交待阮县丞做得很好,小小的坟头上还有块墓碑,只是害怕会被人损坏,上面没敢写李一的名字。

    楚越按照周礼点燃九九八十一根香,插在李一的东面,相传,这可以为死人的魂魄指引东之仙境的方向,在微微的寒风中,香烟袅袅的向东面飘去,迷漫的烟雾像极了人的灵魂,团团绕绕,交杂着各种形状。

    楚越肃立在李一的墓前,默然无语。他不能接受李一的行为,但却对李一的身世感同身受,看着那一团团在风中飘扬的烟雾。他心中颇有点百感交集。

    恍然间他觉得自己与李一有着诸多的相似。相似的童年,不堪的经历,在某一方面特殊的成就,怪辟的性格,,,。

    李一做的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是冒犯了世家大族根本,所以他死了,而且还是他亲手推上断头台的,那么将来他要做的事,也照样会触犯许多人的利益,也许他也会被人推上断头台。

    现在的李一,很有可能就是将来的他。

    李一的墓前还会有他来点燃引魂香,将来他的墓是否会有人为他立上一根引魂幡,兴许可能连墓都没有吧,也许是会被扔在荒郊野外,也许会碎尸万断,连块完整的尸身都没有?

    不管怎么样,这种性格的人都有一个好处,决定了就会去做,从不后悔,哪怕前面是万丈悬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

    楚越从来不相信什么本无大志,但却被历史一步一步推上巅峰的事情。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每一个有成就的人,兴许年青之时行为荒诞不堪,比如刘邦。但这些人依旧小有大志,项羽小时就学万人敌,刘备儿时就想千人盖,这些才是他们能成功的根本。

    志向志向,人就要先有志,才会有向。连志都没有,何来人生的方向!

    有了志向有了追求的方向,就应当孜孜不卷,拼博向上,奋力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哪怕前路多坚也无所畏惧。

    所以偏执的人常常能成功,反而那些自认理性的人常常居于末流,当初柳传志离开中科院摆地摊卖电脑的时候有多少人都嘲笑他疯了?

    当初麻花腾被告之后倾尽家产买下icq时,有多少互联网精英对他冷嘲热讽?

    当初李彦宏仅仅刚下飞机时,仅仅只是看到一个年青人身上t衫上印着一个“@”的符号就认为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己经来临,然后立刻飞往美国四处筹资开创百度时,他又遭受了多少冷面?

    为什么往往只有偏执的人才会成功?只因为他们只信一个词:坚持!

    反而那些自认为理性的人,畏首畏尾,惧惧缩缩,哪怕有再好的想法和创意,也终会被这种态度埋葬。

    “公子。”就在楚越在那默然而思时。王云上前去小声的唤了一声。

    “嗯?”

    “国师来了。”

    楚越回头望去,袁云风正站在离他不远处的地方,一袭青色的道袍随身而起,满头白发的他还是那么的仙风道骨,不过脸上的表情却并不是那么和善,楚越还没有走过去,他就有些生气的说道:“公子你就这样使用贫道的承诺,莫非贫道在你眼里就那么的不值钱,只配给那些乡村野妇做法唱颂?”

    袁云风身为三朝国师,神宗朝就受大宋官家崇敬,被封为护国国师,身份地位大是不一般,就连当时首相司马光见了他都得先行行礼,形同武则天的高太后也对他很是礼遇,所谓位高则威重,这袁云风一发怒起来,自然有一股摄人心魄的气势。

    然而楚越却很平静,脸上没什么表情,似乎袁云风的气势就如同这微微的寒风般,顶多只能拂拂他的衣袖,除此之外对他起不了任何作用,他看看了胡须直抖的袁云风,淡淡的笑了笑,甚至还转过身去,背对着袁云风,只气得袁云风连道观都要竖起来,他后面跟着的两个道童更是裂眼跐牙,要不是有一个五大三粗,凶神恶煞一般的王云在。他们早就恨不得上去把楚越暴揍一顿。

    就在袁云风要甩袖而去的时候,楚越突然叹了一口气说道:“国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相谈甚欢,国师曾问越的一个问题否?”

    “自然记得,当时公子笑而不答,怎么,公子今天愿意告诉贫道了?”袁云风停下了脚步,颇带着冷意的回道。

    “道长当时问,为何佛家汉时就进来,却在汉时几乎生存不下去,而为什么在唐在宋却如此兴盛,越当时笑而不答,等的就是今天的时机。”楚越点了点头,淡笑的说道:“民众求神拜佛,无非就是求的一个愿望一个希望罢了,民间四处都是道观神庙,有几个人分得清楚哪个是道家的哪个是佛家的?比如土地山神或者是财神灶神,民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可是又有谁去在意这神那神是道还是佛,只要能带给人们希望,人们就会去朝拜他们,管他们是道还是佛。”

    佛教其时在汉朝时就进入中士了,唐太宗时为了打击道家。在一定的限度里大力的推崇佛家,由此佛家开始得到兴奋的机会,到武则天时由慧祖推动到达鼎峰,虽然后面经历了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但佛教却根本性的在中士生长下来了。

    历代执政者都喜欢推崇佛家而不推荐道家,哪怕这个执政者自己是信道家的,他们也会不去推荐道家,比如赵佶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赵佶自己在宫里贡奉了不少的道士,最有名的就是林灵素了,甚至赵佶还花费大量的国力专门建造了一个道观。就是被金人抓去后还每天打坐吐纳,至死都没有停止这一习惯。

    赵佶对修仙的痴迷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但他也并没有打击佛教,一点都没有,为什么,因为佛教有助于执政者愚化百姓,跟儒家的配合下,可以非常清松的洗去百姓的血性,非常有助于拱固皇室的政权。

    你今生苦,那是因为你前生有罪,所以你这一生要行善,要忍受住欺压,不要反抗,那么你来生就能生在一个好人家了。

    还有许许多多的诸如此类的话语,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让你当绵羊,让你相信这些都是命,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不要去反抗,安心当一个绵羊吧。

    而与百姓哪怕是再贫苦都要花钱去烧香拜佛相比,佛教却因为得到朝廷的支持,拥有免税的权利,他们不断的低价收购佛寺周边的田地,有时是利用战乱,更卑劣的就是利用灾荒,佛寺就会大肆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百姓的土地,然后原来的土地拥有者就会变成佛寺的佃户,低价的给佛寺种地,而佛寺却不需要向国家上加一分钱的赋税。

    这也是为什么名山大泽多有佛寺,而少有道观的原因。佛教拥有如此逆天的敛财手段,还怕占不了你中原的那些名山大泽?

    而与佛教相反的却是道教越来越举步维坚,一来,道教在政治上崇尚无为而治,受到主流的儒家的大力打击,二来,道教在修行上讲究出尘,也就是避世。看怕世间一切,无为而清高,与百姓非常绝缘。

    第一个会受到家天下制度的执政者的抵触,第二个让百姓没有归属感。所以纵使,在历朝历代里,改朝换代都会有道家的影子,而每一次,一旦道家被利用完后立马就会被抛弃,甚至打压。

    比如唐朝,唐朝在建国初期,大力的宣传自己的是老子的后人,在抬高自己的血统的同时,得到了道家的大力支持,可是唐朝一稳定政局,李世民立刻大力推广佛教,不知不觉中把道家淡出视线。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