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抔黄土》免费阅读!

第一章 门外来客(2/2)

作者:耐舟

朴,不失庄重。还未待全忠老人反应过来“哪位才是”,他便挣脱了孙子的搀扶,以硬朗的步子向前,张开双臂,紧紧抱住了全忠老人:“兄弟,我是陆风。”随之而来,是两位老人无法抑制的泪珠,沿着他们垂老的面颊滚落下来。耿树彬也快步向前,握住全忠老人的手:“老同志,还记得我吗?”全忠老人先是一怔,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回忆着,然后肯定地说:“记得,完全记得,这不是当年区上的耿书记吗!”随后,两双手握得更紧。这时,全忠老伴、儿子、儿媳都站在一边,全忠老人向陆风和耿树彬一一作了介绍,大家一阵寒暄。

    今天的午饭,称得上别开生面。稀客的光临,使得这个原本温馨的房子里,更加其乐融融,充斥着亲情和友情。按照乡间待客的习俗,全忠儿子儿媳,早就把饭菜做好,麻利地摆放到餐桌上。全忠老人拿出了珍藏几年的“怀庄老陈酒”,每个人都斟上了满满一大杯。对于陆风和耿树彬来说,这顿饭太难得了,几十年才相聚,又来自天南地北。也不知怎得,感觉今天的酒也好,菜也香,那个可口,都是平常感觉不到的。全忠老人今天特别高兴,几口酒下肚之后,脸已变红。近几年来,他是不常喝酒的,但今天例外。有两个大干部专程来探望自己,这是何等的体面,这在黄土岭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看到两位客人爱吃爱喝,不嫌弃自己的招待,自己太满足了。越想越来劲,他端起杯,带领各位又呷了一大口。说来也怪,三位老人平时都是不太喜欢喝酒的人,今天却都喝干了自己杯中的酒,那可是一大杯呀。尤其是陆风,在家都是隔三差五地喝一次,每次仅仅是一小杯,不待老伴制止,自己就停下了。说实话,家中的酒,论档次和价格,都比今天的要高好多,但怎么就喝着无滋淡味,哪里比得上面前的酒,浓郁香纯,回味绵长。

    吃罢午饭,待收拾完毕,陆风就示意陆向东从车上取出照相机,要照几张相。首先是陆风和李全忠一张合影;接着是再加上耿树彬的三人合影;然后是李全忠的单人照;最后是主客所有人的合影。陆向东把相机临时交给了身旁一位青年人,自己站在了边上,青年人按下了快门,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下午两点多,耿树彬提出是否该走了,以征求意见的眼神望了望陆风。陆风却出人意料的作出决定,要在这里住一宿,说是还有事情要做,那说话的表情,好像是这样走了还未尽兴。陆风的决定,对于李全忠来说,正中下怀,这是他盼也盼不到的事情。阔别这些年,有多少话需要说,有多少情况需要了解,多少年才得一见呢,今后还能吗?还有机会吗?老了,毕竟都老了。陆风站起来对孙子说:“你陪你耿爷爷回渤海,把照片洗好,明天下午两点前来接我,把照片带回来。”陆向东原本想陪爷爷回渤海,至于照片,待回上海后再寄回。但爷爷既然要留下,毕竟有他的想法。他不知道爷爷想什么做什么,老人吗,依着他就是了。

    送走了二人,全忠儿子儿媳也回那院去了,屋里只有陆风、李全忠和老伴三人。陆风打开了随身带的黑色旅行包,从里面拿出三样东西:第一件是一个红色的小方盒,里面放着一块金光闪闪的手表,表盘表链全是金黄色的。陆风拿起手表,手指着底面弯弯的一行字念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随后说:“我们就是在那种年月里同生死共患难的,活到今天已是万幸了,已经六十多年了。这是发给我的,给你留作纪念吧。”第二件是一个红白相间的纸盒,里边盛有两**贵州茅台酒。第三件是一个牛皮纸信封,里边装有现金三千元。全忠老人盯着三样东西,看了很久,说不清他会有怎样的反应。忽然,抓起信封,硬往包里塞,边塞边说:“表我带了,酒我也喝了,说实在的,我还没喝过茅台呢。但是,这钱我是不能要的,我心领了,现在条件好了,我的钱够花的。再说都这么大岁数了,你也不容易。”陆风听罢,微微一笑,迅速夺过那个信封,放在桌子上,那种坚决和果断,仿佛又变回了年轻时的陆风。

    深秋的夜,一派祥和、静谧。时钟已打了十一点,大多数人早已徜徉在梦乡。那边卧室里,忙碌了一天的全忠老伴儿,也发出沉睡的鼾声。唯有这边的两位耄耋之年的人,还没有睡意。他们索性亮起灯,披上上衣坐起来,又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谈起来。好在他们俩都难得的耳不聋眼不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以及这些年来他们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家庭情况等等,凡是与他们的人生命运息息相关的,无不涉及。由和颜悦色到慷慨激昂,由平静温和到义愤填膺,由嬉笑怒骂到感叹呵斥,多少年的世态严凉,悲欢离合,风风雨雨,在通过他们的表情和行态而反映着。他们越谈越带劲,都为对方的睿智和记忆力而折服,为各自所持的人生态度而赞叹。直到从那边传来“快睡吧别累着”的喊声,二人才作罢。看看时钟,已是两点一刻。刚想熄灯躺下,陆风又说:“明天上午,你陪我到邵家坟去看看。”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