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抔黄土》免费阅读!

第十二章 求生关东(1/2)

作者:耐舟

    山东南部有个苍山县,在苍山县城东三十里,有一个叫做杜家围子的村子。村里大部分人家姓杜,只有几户姓陆。陆姓人丁不太兴旺,这在宗族观念甚强的农村,免不了要受些排挤。一九二0年春,陆风就出生在这里。这里的人,没有正经的挣钱的门路,仅凭那贫瘠的几亩地,加之成年累月的劳作,来养家糊口,维持屡年不见火色的日子。陆风家也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是按照祖宗留下来的老规矩,规规矩矩过日子,老老实实种庄稼,年复一年。到了陆风的爹陆秋望这一代,稍微有点改变。他除了种田外,去南村跟了一个师傅李木匠,扎实地学上了两年。两年后,自己就能做些家具,已小有名气,来请他去做家具的还真不少。二十来岁,他已经成了当地有名的木工了,就靠了一把斧子一张锯,能使得全家除温饱外还略有盈余。陆风四岁的时候,又添了一个妹妹。这样包括陆风的爷爷在内,已是五口之家了。爷爷还能劳动,家里地里都能干,就靠他和秋望妻种着那几亩地,再加陆秋望长年不住的木工活计,能让这个五口之家,过得比普通人家还好些。

    陆风八岁那年,就入了一个杜姓家族办的私塾,但不到一年,就因私塾先生为了薪金与主家争吵弃教离去而失学。从一九二八年开始,苍山一带连续三年大旱,原本贫瘠的土地,更加成为不毛之地,许多人家忙碌大半年颗粒无归。老百姓缺衣少食,被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当时张宗昌韩复榘先后坐镇济南,统治着整个山东,由于连年军阀混战,他们肆意加大赋税,横征暴敛,扩充军队,使得全省民生凋敝。苍山这块本来连年遭遇自然灾害的地方,更加民不聊生,逃难逃荒的,屡年有增无减。杜家围子村,土地的薄弱,在周围若干村庄中都是数得着的,遇到这连年大旱,就更衣食无着了。陆秋望因了木工手艺,也免强能糊口。就是这样的境遇,也招得村人忌妒。有的人就散布言论,说他的木工活干得不好“中看不中吃”。还有得半路里拦截了他的活,这就等于夺了他的饭碗。无活干就不能挣钱,就不能添补每况愈下的日子。

    这天,南村的李木匠来到陆秋望家,秋望烧水泡茶。过了一会儿,未等陆秋望问,李木匠就先说开了。我今天来是和你说一件事,也是商量,看看你如何打算。咱这一带没法过日子了,一年不如一年,像这样下去,非饿死不可。咱们都还年轻,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得离开这鬼地方,到外地谋生去吧。近几年来有很多人都下了关东,全省各地都有,苍山一带就去了很多户。上个月田村的田什么人刚刚去了,十天前马巷的马什么人又走了。那边地多地好,听说种一年的两年都吃不了。我有个亲戚是三年前去的,他来信说已经混得不错了。再说那边的木工活还多,你我都是木匠,在这里空有这手手艺,如果到那边,我那亲戚说给找一些木工活干,这样连种地带干木工,我想日子不会难堪的,反正比在这里死受要好得多。另外我还听说,那边孩子读书比这里还方便些,有正规的学堂,你的小子不是没书读吗,我已经想好了,趁着年轻要去闯一闯。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咱们三天后再见个信。陆秋望一时不知所措,很难明确地表示态度,也随口说了句“就这样吧,三天后见个信。”

    送走了李木匠,陆秋望苦思冥想起来。他三十三岁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伤脑筋。去吧,穷家难舍呀,毕竟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父亲又近六十岁了,把他老人家怎样安排呢,再说到那边果真就像李木匠说得那样吗?“搬家三年穷”,还能经得起折腾吗?不去呢,年年岁岁日子没有起色,眼看着这一日三餐都不保了,又兵荒马乱的,说不定哪霎还被抓夫,那不是更没法过吗?秋望妻看丈夫这样左右为难,也凑过来,她倒是爽快些,有什么说什么。“我看就按李木匠说的,咱们一块去吧,哪里黄土不埋人,哪里不是一辈子,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再说了,这穷乡僻壤的,还有啥出息,还有啥恋头?我看三天后就去和李木匠说,咱们去,一块走。”秋望爹早就听见了李木匠和儿子的一番话。说实在的,他不愿意走,也不愿意别人走。这个视土地为命的老庄户人,还打算再治下几亩地,凭自己的勤苦和耕作经验,不信地种不好,不信这日子不长成色。可眼下确实又难了些,有本事的都出外谋生了,李木匠来和儿子商量下关东,就让他去吧,人往高处走嘛。想着就来到秋望屋里对秋望说,李木匠的话我都听见了,人家来和咱商量,得承认人家是好心。再说我也听说过那边就是比这里好,别的不用说,反正是能打粮食的,吃饭不用愁。你们四口就去吧,我是不去了,都这个岁数了,就是再好的去处去了又有什么意思,能有多大作用。我就守着这个家,自己还能干活,自劳自食还能做得到的。你们到了那边过好了,我也许让你们接我去,如果没法混,就麻利利地回来,也好有个依靠。

    陆秋望听了妻子和父亲的话,很是欣慰。没想到在这一点上,自己竟然不如一个女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