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抔黄土》免费阅读!

第十二章 求生关东(2/2)

作者:耐舟

人和一个老人,既然他们都愿意,我有什么理由不愿意呢?他有了信心,决定要跟着李木匠,到外边去闯一闯。陆风已经十岁了,也懂些事了,他不愿意走,他舍不得爷爷。但是大人们已做了决定,自己还能说什么呢。再说,如果像李木匠说得那样,到那边读书方便,也是好事,自己已经一年多没上学了。小妹妹也七岁了,只有她,又拍手又跳的,“我们要走啦,要去新家啦。”

    三天后,陆秋望如约到李木匠家,表示愿意和他一块下关东。李木匠很高兴,并嘱咐秋望回家后即做准备,他让人算过,十天后是吉日,正好起程。

    陆秋望处理了几件家具,卖了大小共三只羊,有父亲在家,房屋没有卖。又把一应的木工工具集中在一个木箱里。其他三口人各自把自己的衣物、用具等收拾好。一九三0年农历九月的一天,陆秋望一家上路了,他们要下关东,要去寻找新的谋生地。

    奉天城北十多里地有一个村子,叫北五垧。这是一个大村子,无论从户数还是人口看,还是村子所占地面,都比杜家围子要大得多。这村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种地便是他们生活的主要依靠。村外都是肥沃的黑土地,只要不遇特殊的自然灾害,生活还是有保障的。李木匠的亲戚早就给李木匠和陆秋望两家说定了房屋,只是等他们来到交了租金才正式入住。他俩住在一条街上,李木匠靠东头,陆秋望靠西头。李木匠那个亲戚也是这个村的,他住在另一条街上。

    落下脚之后,陆秋望又由李木匠那亲戚陪同,去联系了村里的学堂并交了学费,第二天就把陆风送去学堂读书。

    这一带土地宽满,使用家具也多。陆秋望瞅准了这个门道,他想,刚来到没有地种,也没找到别的活,还不如做些农具,说不定能赚个。他去奉天城里买回些木头,在家专心做起耧、耠子之类的农具来。生意很好,村里人都识货,认为他的农具木头选材好手艺也好,弄到地里一试又好使又省力。

    初来乍到,陆风想为自己树个好门头,在价格上不那么死板。北五垧出了名,很快就传到周围各村,打听着来买货订货的每天都有,秋望也从不因价格让人家空手而回,凡是订货的按期限也从不失信。这样,秋望的生意红火起来。秋望妻也到了一个大户人家当佣工,每日做些缝补浆洗什么的,挣不多钱,但也能支付家里的所有零星开销。夫妻省吃俭用,第二年春天,竟买下了十亩地。这样连种地带干木工,日子开始好起来。

    村里原有一个干木工活的,外号“丁斜眼”,平时净做些桌椅箱柜什么的。看到秋望的耧和耠子走俏,也试着做起来。但无论怎样做总做不出陆秋望做的那个样子来。再者,他省工又减料,木料质地也不行。“就怕货比货”,庄稼人花钱买农具,特别又是大型的使用多年的农具,都是很谨慎很吝啬的,同样花一回钱,没有人会买那些不顶用的农具。与陆秋望的农具相比,丁斜眼的实在是差距太大了。所以没有人大睁着两眼去上当买他的。于是他就把这笔帐记在陆秋望身上,你不是能吗?还有你倒霉的时候。村里有一家木匠铺子,铺子主人原也是做木工的,是个头脑灵活钱眼里翻身的人。他觉着与其自己辛辛苦苦地干,还不如雇几个人,开一个铺子,自己当老板,看什么货行市好就做什么,这样要比自己凭两只手来钱快些。于是他招了几个人开起了木匠铺子。他了解到农具行市好,而从山东才过来不久的陆秋望是做农具的高手,何不把他招进来呢?

    陆秋望考虑到自己不破本不费心,就凭手艺去铺子里干,还有提成,比自己干要划算些。于是他就决心到铺子里干一阵试试,大不了散伙,自己再拾起来干。他头一天到铺子里,那个丁斜眼已在他先被招来了,见了秋望凑过来打招乎。秋望并不认识他,也是笑脸相迎。原来,老板有自己的打算,他让秋望来,看重的是他的技艺,干活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他传授技艺。如果他把几个人都教好,都能做出像样的农具来,自己的生意何愁不红火。铺子里的人,北五垧的只有秋望和丁斜眼,其余的都是外村人。丁斜眼早就想在这里学到秋望的手艺,再找机会制造些是非,让老板把他开了,这样他就是回去开也成不了气候了,会做的人多着呢,谁还会专买你的帐呢?秋望也想,来这里干活是为挣钱的,让自己传授技艺,自己还没傻到那地步呢。谁知道这铺子能维持多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散伙,各人都学会了自己去显身手,好了自己挣钱,坏了就说这是谁交的,这不等于自己向人家交出了饭碗和名声。于是,他每天在这铺子里,领了活后躲到角落里自己干自己的,不和别人说长道短,更不交流技艺。对于同村的那个丁斜眼,他压根儿就看不惯他的说话行事,尽管他总想讨好,但秋望是不会把手艺教给他的,连皮毛也不教。丁斜眼也看出秋望的心思,总想滋事,只是没有理由和机会。他们就这样别别扭扭地干下去。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