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
“我要带一个考察团,访问亚丁和马来半岛殖民地。一来慰问当地驻军,二来考察克拉地峡和当地物产。海外殖民地维护费用太高,我们需要尽快从中找到盈利的方式,否则议会不会同意我们在远东的军事行动。另外,第二艘全蒸汽战舰也已经在建造中,我希望这次出行乘坐友谊号,检验蒸汽机接力补给的效果。”
当时,达尔文早已完成了他的全球航行,加之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这种跨洲旅行的风险已经非常小。虽然欧亚的君主们没有这样跨洲旅行的先例,但总要有头一个吃螃蟹的。
内阁和议会经过讨论,同意了谢绾的请求,让他带着科学、军事、商务考察团足有三百余人,乘坐以蒸汽战舰“友谊号”为旗舰,两艘风帆护卫舰,共三艘战舰,一千二百海军士兵组成的舰队,沿着里斯本-加斯多夫岛-苏伊士-亚丁-果阿-普吉的路线展开考察。总行程一万六千公里,预计旅行时间一个月。
这既是欧洲元首第一次访问亚洲,也是全蒸汽战舰第一次跨洲航行。
斟酌再三,出发前,他又与自己的裙带商人们私下打了招呼,让他们尽可能派船跟着舰队,这次远航运输的货物主要是火枪、火炮、弹药,而谢绾可以以元首私人物品的理由,让这些商船免检、免税。最后跟随谢绾官方舰队的商船有十艘,装载约五千条“谢m1818”型步枪,五十门克虏伯32ciii型火炮。
谢绾心里明白,跟英国人硬抢是不可能的,不过要从英国人嘴里夺食,没有武器更是不行的。虽然没想好这些武器怎么用,但必须带上,实在不行到时候卖给中南半岛国家,甚至就地卖给荷兰和葡萄牙人也行。
在谢绾舰队到达亚洲之前,清英双方谈判破裂,再次爆发大战。
1841年1月7日(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英军向虎门炮台第一重门户大角、沙角炮台同时发起进攻与此同时,登陆部队在穿鼻湾登陆。
那个差点被琦善杀掉的副将陈连陞率子陈长鹏以六百兵对抗数千英军,发地雷扛炮毙敌数百英军,最终因孤军无援,父子一同战死。令人惋惜的是,“此次爬沙角后山之人,大半皆汉奸,或冒官兵号衣,或穿夷服。”——都是琦善开除的原广东水师士兵。
在大角、沙角之战,清守军死伤七百余人,两处炮台失守。随后,英国海军的复仇女神号、加略普号、“硫磺号”等五艘军舰联合向停泊在附近的清军水师发起进攻,清军战船火力无法与英军战舰相抗衡,水师师船、拖船沉毁十一艘。
战斗结束后,英国军舰随即抵近珠江口,对清朝保持军事压力。琦善被迫与义律在穿鼻洋商议草约,在割让香港方面,表示愿向道光皇帝“代为恳请在尖沙嘴或香港地方择一隅供英人寄居”。但义律不待琦善请示皇帝,便在1月20日单方面公布《穿鼻草约》,《穿鼻草约》由始至终并未经中国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没有盖用关防印,因此该条约不具法律效力。
1841年1月23日,随着《穿鼻草约》的签订,定海英军陆续调往广州。2月24日,英军主动撤离舟山,撤往广州一带。伊里布释放安突德等英俘十八名,2月27日,裕谦率兵进抵镇海,派遣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带兵由镇海进驻定海,重建防务。
1月底,谢绾的舰队抵达马来半岛的普吉。
谢绾下船后,马来殖民地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东印度公司高级官员悉数到场,与莱茵亲善的暹罗地方贵族也被邀请。在迎接谢绾的人群中,有一位矮小干瘦,却身着三品孔雀补服,胸垂朝珠,头戴蓝宝石单眼花翎的清国官员模样的老人站在队伍最前列,十分醒目。
宋插在拜见谢绾后,生怕谢绾怠慢了这位老人,立即对他耳语道,
“这位是伍秉鉴大人。”